为防环保检查,某些企业欲盖弥彰
发布时间:2019-12-31 来源: 作者:
环保生态发展一直围绕在我们身边,为了此目标,各部门不断地严格审查,解决困难问题,但是总有一些企业想“偷懒”、“应付”,最后却被一一识破。

据媒体报道,前些年已有湖北省十堰市某房地产开发公司给裸露山体刷上油漆搞“假绿化”、广东省深圳市某村用涂绿漆的方式把秃山变“绿山”等“创举”。其主要目的,正是躲避和应付环保检查。
以今年7月曝光的昌盛矿业给山体涂绿漆问题为例,据当地媒体报道,占地数十亩的石料厂,周边石头上全部被刷上了绿色油漆。石料厂会计介绍说,此举是为应对环保检查等等。
记者从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了解到,在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等监督检查过程中,企图以弄虚作假方式瞒天过海的不乏其人。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其造假手段也是一种“伪装”。
各种造假手段中,相对容易“操作”的是伪造文件。去年夏天,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在对河南省范县进行督察时,通过调阅资料发现,《范县“十三五”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工作实施方案》印发日期为2017年5月7日,竟比市里的文件早了半年,甚至比河南省的文件还提前了两个月,《方案》内容大量抄袭省市文件。经调查,《方案》系当地为了应付检查临时“补发”。
更有甚者,通过伪造党委会会议纪要应付督察。2018年11月,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下沉贵州省遵义市督察发现,播州区委向督察组提供10份编造的区委常委会会议纪要,声称每月都开展了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学习和工作部署。
“魔高一尺”的同时,如何做到“道高一丈”?仅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而言,首先是要进一步发挥好群众监督的作用。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每一轮都会公布督察组联系方式,每个省在时长一个月的督察进驻期内往往能收到几千个群众举报电话,筛选出上千个有效信息,很多弄虚作假的问题线索都是通过群众举报获取的。其次,要加强技术手段创新。
正义虽然会迟到,但是永远都不会缺席,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一心一意把企业做好是最明智的选择,要想着投机取巧,欲盖弥彰,总有一天会被公布于天下。
- >>上一篇:不仅要吃的饱,还要吃的好
- >>下一篇:乡村干部法制调研中心
最新文章
- 以学促干,强技赋能——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举办新污染物治理专...
-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开展“传承沂蒙精神·守护绿水青山”主题党日暨...
-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联通支付荣获第十四届公益节202...
- 非遗保护工作“江西经验”在全国会议分享
- 中国渔业协会第五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 华北监督站召开核安全设备四方会谈
- 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推进“冬季行动”
- 首航!三亚邮轮旅游迎来“开门红”
- 省厅赴巴彦县帮扶指导畜禽粪污污染防治工作
- 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征求对最高检工作报告和检察工作的意见...
- “田间课堂”接地气 为湖南辣椒产业集群添助力
- 省生态环境厅举办第43期“周五环保课堂”
- 习近平接见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表彰代表
- 铁基纳米铜材料降解抗生素抗性基因
- 中国共产党生态环境部机关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