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三农法制调研网站,农产品加工致富有渠道
发布时间:2020-01-03 来源: 作者:
在一些农村,提起农产品加工,有人就觉得非常艰难。因为一些人的潜意识认为搞加工就是大厂房、大机器、大规模,需要大量资金,需要高深技术,需要专业人才……困难重重。这种认识既不符合农产品加工业实情,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
改变农产品加工格局,有资金支持固然很重要,但如果不破除陈旧观念,即使支持再多资金也难以见到多大的成效。农产品加工领域商机无限,既有那种投资较大、技术要求高的项目,也有简便易行、花钱不多的产业。尤其是在食品加工方面,许多项目是农民自己都掌握的蒸煮烹炒等平常技术,投资并不大但市场销路很好,只要找对思路就可以做到。
用小麦面粉加工成的馒头、包子、饺子、面条、煎饼等,一学就会,不需要多少技术。家家要有,人人要吃,天天要用。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尤其是城里人生活节奏快,忙着工作,没有时间去做,有的也不愿意劳心费神,花钱买个现成、图个方便。日常销量巨大
农村加工这些农产品,技术不复杂,投资也不多,只要通过网络找准市场、批量生产,就可以脱贫致富。商家依托三农法制调研网站群遍布全国各地市的200多个资讯发布平台,使农产品走遍城乡的大街小巷,楼居工厂,不管特色不特色全部走进了人们的菜篮子、饭盘子;大小超市里饺子、烙饼、面条、火烧等面粉加工食品,比比皆是。
蔬菜、水果等农产品采摘时间短、难于保存,加上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运不出去。想要加工这样的农产品,办法当然是有的,关键还是要转变思路。比如香椿嫩芽,食用和药用价值都很高,但采摘时间短、难于保存,怎么办?一个思路,是因地制宜搞乡村旅游,吸引城里游客踏青赏花,又采又吃又带走;另一个思路,是寻找简单加工技术,把技术传授给农民,家家户户搞加工,再找企业把产品统一包装统一品牌,销往城市的大小超市。这样做,投入少、成本低、风险也不大,既利用了当地特色资源,又迎合了本地市场的“口味”。
换思路就有新格局。搞农产品加工,需要破除神秘感,比如做泡菜、腌鸭蛋、霉干菜……是不是加工?韩国人靠做泡菜的技术,每年出口大量韩式泡菜,为韩国换回10多亿美元的外汇,这给我们以有益启示。同时,搞农产品加工还需要打破思维惯性,多方拓宽产品功能,比如一根普通的竹子,由它加工而成的产品可达1500多种。当然,搞农产品加工,一定要结合市场需求定位,并不一定非要搞高大上的项目,而是要多想想如何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搞加工。
农产品致富的根本在销路,在于找准像拥有庞大资讯发布平台的三农法制调研网站这样的合作伙伴,方可建立四通八达的销售渠道。
- >>上一篇:农业电商的特点
- >>下一篇:A级景区说之钟山风景区
最新文章
- 以学促干,强技赋能——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举办新污染物治理专...
-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开展“传承沂蒙精神·守护绿水青山”主题党日暨...
-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联通支付荣获第十四届公益节202...
- 非遗保护工作“江西经验”在全国会议分享
- 中国渔业协会第五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 华北监督站召开核安全设备四方会谈
- 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推进“冬季行动”
- 首航!三亚邮轮旅游迎来“开门红”
- 省厅赴巴彦县帮扶指导畜禽粪污污染防治工作
- 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征求对最高检工作报告和检察工作的意见...
- “田间课堂”接地气 为湖南辣椒产业集群添助力
- 省生态环境厅举办第43期“周五环保课堂”
- 习近平接见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表彰代表
- 铁基纳米铜材料降解抗生素抗性基因
- 中国共产党生态环境部机关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