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门出台意见推动原料药产业绿色发展 2025年实现行业绿色生产技术替代
发布时间:2020-01-07 来源: 作者:
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四部门近日联合发布《推动原料药产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5年,突破20项以上绿色关键共性技术,基本实现行业绿色生产技术替代,建立原料药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管理标准评价体系,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逐步下降。
据了解,原料药处于医药产业链上游,是保障药品供应、满足人民用药需求的基础。为进一步推进原料药产业绿色升级,助力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意见提出,到2025年,产业结构更加合理,采用绿色工艺生产的原料药比重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有效提升,突破20项以上绿色关键共性技术,基本实现行业绿色生产技术替代;绿色标准不断完善,建立原料药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管理标准评价体系,发挥优势企业绿色发展引领作用;清洁生产水平明显提高,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用水量以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逐步下降。
意见强调,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倒逼落后产能退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坚持优化布局、集聚发展。整合行业优势资源,提高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推动原料药企业向环境承载能力强、生产配套条件好的区域集聚。坚持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整合行业创新资源,打造绿色制药技术联盟,突破制约原料药绿色发展的技术瓶颈。坚持提升质量、保障供应。加强生态环境、药品质量和职业健康监管,提升原料药产品质量。
意见提出4项重点任务。一是调整产业结构。鼓励优化产业资源配置,推进绿色生产技术改造,提高大宗原料药绿色产品比重,加快发展特色原料药和高端定制原料药,依法依规淘汰落后技术和产品。
二是优化产业布局。按照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要求,合理规划产业区域布局。加快环境敏感区企业升级改造和产业转移,环境空气质量未达标城市应制定更严格的准入标准。
三是加快技术创新与应用。推广高效提取纯化、绿色酶法合成、微通道反应等绿色工艺,突破一批关键核心绿色技术,培育一批高质量创新型企业,打造一批创新平台、战略联盟、示范基地。
四是推行绿色生产标准。以提高质量、节能降耗、清洁生产、污染治理、循环利用和生态保护为着力点,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文明的绿色生产体系。
意见要求,各地和相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注重协同配合,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严格行业监管标准,推动建设原料药集中生产基地,切实抓好贯彻落实。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做好产业政策宣传引导,注重树立先进典型,组织开展经验交流,参与绿色标准制订,组织实施行业评价,营造全面推动原料药产业绿色发展的良好氛围。
- >>上一篇:谷香鱼肥生活美
- >>下一篇:长江水科学研究联合基金设立
最新文章
- 以学促干,强技赋能——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举办新污染物治理专...
-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开展“传承沂蒙精神·守护绿水青山”主题党日暨...
-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联通支付荣获第十四届公益节202...
- 非遗保护工作“江西经验”在全国会议分享
- 中国渔业协会第五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 华北监督站召开核安全设备四方会谈
- 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推进“冬季行动”
- 首航!三亚邮轮旅游迎来“开门红”
- 省厅赴巴彦县帮扶指导畜禽粪污污染防治工作
- 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征求对最高检工作报告和检察工作的意见...
- “田间课堂”接地气 为湖南辣椒产业集群添助力
- 省生态环境厅举办第43期“周五环保课堂”
- 习近平接见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表彰代表
- 铁基纳米铜材料降解抗生素抗性基因
- 中国共产党生态环境部机关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