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之约”约出了什么?
发布时间:2020-01-07 来源: 作者:
12月27日晚上,在四川成都蓉创茶馆,成都市长罗强和成都市各相关部门领导再次与市民朋友相聚一起,共赴一年一聚的“市长之约”。在2019年大气污染防治面对面座谈会上,罗强市长邀请了来自各行各业的“茶客”,有协会会长、企业家、医生、社区工作者等。大家围坐在小圆桌旁,端起泡好的盖碗茶,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各抒己见,谈感想,提建议,积极为成都的环境治理建言献策。
近年来,成都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有目共睹,“成都蓝”得到了广大市民和外国友人的充分肯定。2016年,成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14天;2019年,截至12月26日,成都空气优良天数达285天,首次未出现重污染天气,PM10、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67微克/立方米、4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9%、6.7%,创下自2013年国家实施空气质量评价新标准以来最好水平。
取得这样的好成绩,与成都市长积极呼吁生态环境保护共建共治共享要靠你、靠我、靠他,希望每一位市民主动参与环保工作,共建美好家园,共享蓝天白云密切相关。2019年,成都第11次蝉联了“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冠军,而生态幸福正是成都市民幸福感的重要来源。
生态环境保护的根本目的是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都市长持续4年的“市长之约”,提供了一条可资借鉴的密切联系群众之路。
脱离群众,就会忘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忘记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难以体察民间疾苦,甚至将部分环境治理成本不合理地转嫁给群众,出现损害群众利益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做法。
脱离基层,就难以了解生态环境部门面临的沉重压力、繁重任务和做出的巨大牺牲,很难体谅、理解、信任和支持生态环境部门开展工作,难以形成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的良好局面。
脱离实际,就容易脱离国情、省情、市情,忽视南方北方、东中西部的巨大差异,制定的文件、作出的决策等缺乏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出现事倍功半或投入产出不成比例的情况。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的三大优良传统之一。地方政府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制定重大政策、出台重大制度、开展重大工作之前,一定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组织严谨的试点工作,从而妥善地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环保与民生的关系,切忌出现损害群众利益、脱离基层实际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作者:但家文
- >>上一篇:习近平同基里巴斯总统马茂会谈
- >>下一篇:深入推进大保护 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生力军
最新文章
- 以学促干,强技赋能——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举办新污染物治理专...
-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开展“传承沂蒙精神·守护绿水青山”主题党日暨...
-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联通支付荣获第十四届公益节202...
- 非遗保护工作“江西经验”在全国会议分享
- 中国渔业协会第五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 华北监督站召开核安全设备四方会谈
- 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推进“冬季行动”
- 首航!三亚邮轮旅游迎来“开门红”
- 省厅赴巴彦县帮扶指导畜禽粪污污染防治工作
- 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征求对最高检工作报告和检察工作的意见...
- “田间课堂”接地气 为湖南辣椒产业集群添助力
- 省生态环境厅举办第43期“周五环保课堂”
- 习近平接见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表彰代表
- 铁基纳米铜材料降解抗生素抗性基因
- 中国共产党生态环境部机关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