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缩减3.45%
发布时间:2020-01-08 来源: 作者:
记者从全国林业和草原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19年我国治理沙化土地面积226万公顷,完成石漠化治理25万公顷。目前,我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已连续3个监测期实现“双缩减”;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总面积年均减少38.6万公顷,年均缩减率为3.45%。
据介绍,通过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石漠化治理、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启动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和沙漠公园建设,荒漠化和沙化治理成效显著。2012年至今,治理沙化土地面积超过1400万公顷,封禁保护面积174万公顷。三北工程区沙化土地面积年均缩减1183平方公里。京津风沙源工程在内蒙古、陕西、河北、北京已建成6条生态防护林带和成片森林带。通过多个重点工程建设、多种措施综合防治,近年我国北方地区每年发生沙尘天气过程不超过10次,强度偏弱,次数与强度均低于近20年同期均值,影响范围较小。
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沙区特色产业成为农民收入的增长点。通过大力发展沙产业、增加生态护林员岗位、加大金融创新扶贫等举措,培育了一批沙生植物资源基地,初步形成以木材、饲料、中药材、经济林果、沙漠旅游为重点的特色产业,助力脱贫攻坚战。据不完全统计,3年来,北方12个沙区省份的贫困人口减少了1000多万人。新疆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2018年全区林果种植面积达123万公顷,林果业产值达488亿元,林果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5%。陕西省建立了以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旅游业、新能源等为主的沙产业体系。
创新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行动,建立首批国家“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26个。全民义务植树网访问量突破1608万人次,募集捐款资金超两亿元,发放义务植树尽责证书突破1000万张,“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试点省份达15个。
2019年,我国积极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继续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治理沙化土地3390万亩,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371万亩,退耕还林工程造林1284.89万亩。森林抚育1.14亿亩。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出,2020年全年计划完成造林1.01亿亩、森林抚育1.2亿亩。4年多来,国有林场每年减少天然林消耗556万立方米
尽管荒漠化防治取得显著成绩,但我国仍然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积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4,石漠化面积10万平方公里。下一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将认真落实《沙化土地封禁保护修复制度方案》,加快防沙治沙步伐。健全沙地用途管制和沙区植被保护制度,加大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力度,严格管控沙区开发建设活动。抓好京津风沙源治理和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加强抗旱节水技术研究和应用。完善荒漠化沙化监测机制。统筹推进治沙与致富,完善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制度。
- >>上一篇: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 >>下一篇:政府着力提升农村敬老院的保障能力
最新文章
- 以学促干,强技赋能——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举办新污染物治理专...
-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开展“传承沂蒙精神·守护绿水青山”主题党日暨...
-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联通支付荣获第十四届公益节202...
- 非遗保护工作“江西经验”在全国会议分享
- 中国渔业协会第五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 华北监督站召开核安全设备四方会谈
- 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推进“冬季行动”
- 首航!三亚邮轮旅游迎来“开门红”
- 省厅赴巴彦县帮扶指导畜禽粪污污染防治工作
- 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征求对最高检工作报告和检察工作的意见...
- “田间课堂”接地气 为湖南辣椒产业集群添助力
- 省生态环境厅举办第43期“周五环保课堂”
- 习近平接见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表彰代表
- 铁基纳米铜材料降解抗生素抗性基因
- 中国共产党生态环境部机关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