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反向按揭
发布时间:2020-01-09 来源: 作者:
住房反向按揭是指有独立房产的老人将房屋抵押给金融机构,仍可在家居住,且机构根据具体情况每月返给老人一笔固定的养老金直到老人去世。退出机制分为两类:参与型与非参与型,即金融机构是否参与分享房产增值收益。
早在2007年,北京等地就提出以房养老,但没有具体进展,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此时期保监会新增设了一家保险公司—幸福人寿。
2013年,国务院将开展反向抵押保险试点提上日程。为落实国务院精神,保监会于2014年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武汉四城市开展反向抵押保险试点。
2015年3月,取得实质进展,国内首款反向抵押保险产品获批上市销售,为幸福人寿旗下(没错,就是保监会当初新增的那家)非参与型产品“幸福房来宝”,这也是目前为止唯一的一款住房反向按揭保险产品。
我们来看看市场反响如何?截至2016年3月,一年光景,全国仅有58户、77人投保,可以判定目前阶段的反按揭制度,并没有得到市场认可,基本失败。
但如今一些不法分子却从中看到牟利的机会,让不少业主穷尽积蓄却无房可住。
更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金融机构为了达成交易,贷款审核走过场,间接造成了受害人损失;甚至,还有金融机构与理财平台紧密配合,明知贷款材料作假、依然违规放贷。受害人无法偿还巨额贷款。
在北京有一套房,是让很多人羡慕的配置,是可能要花数十年积蓄才能达成的目标。但中产和贫民往往就在一念之差。
鱼龙混杂的金融机构与中介,将”套路贷“里的常用手法伸向了有房一族。他们打着为中小企业融资、有机构担保等旗号,在业主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其房产据为己有。平台爆雷之后,受害人往往发现,类似的遭遇很多人都有,而要回房子的概率微乎其微。“以房养老”骗局,已经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也让“房产理财”这样的新兴概念蒙上阴影。
哪些因素导致反向按揭难以实施
1. 不符合国情,有违传统理念:房屋产权转移,老人无法给子女留下家产;
2. 房价走势未知:当下背景,房屋是升值快保值高的资产,但房价走向何方难以预测;
3. 收益分配问题:若房屋升值,那么溢价部分如何合理分配;若房屋贬值,其差额如何承担;
4. 政策前景不明:住宅土地70年产权,若土地年限到期,反按揭如何进行尚不明确;
5. 老人身体情况评估:每月返还养老金将持续到老人去世,这就存在身体健康状况评估问题,双方利益将与老人身体反向相关。用老人健康情况去赚养老金这不是以房养老的初衷。
笔者认为,住房反向按揭只是一个极为小众的模式,仅仅为少数有需求的老人多提供一种选择而已。反按揭机制,房屋所有权均将发生转移,这牵扯到一个家庭最敏感的话题,很难让大众认可。
- >>上一篇: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的重大意义
- >>下一篇:河北:南峪村旅游脱贫 乡村民宿迎客来
最新文章
- 以学促干,强技赋能——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举办新污染物治理专...
-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开展“传承沂蒙精神·守护绿水青山”主题党日暨...
-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联通支付荣获第十四届公益节202...
- 非遗保护工作“江西经验”在全国会议分享
- 中国渔业协会第五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 华北监督站召开核安全设备四方会谈
- 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推进“冬季行动”
- 首航!三亚邮轮旅游迎来“开门红”
- 省厅赴巴彦县帮扶指导畜禽粪污污染防治工作
- 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征求对最高检工作报告和检察工作的意见...
- “田间课堂”接地气 为湖南辣椒产业集群添助力
- 省生态环境厅举办第43期“周五环保课堂”
- 习近平接见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表彰代表
- 铁基纳米铜材料降解抗生素抗性基因
- 中国共产党生态环境部机关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