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多地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助推长江大保护
发布时间:2020-02-11 来源: 作者:
长江之畔,寒风凛冽。刚进入新年,湖北省武汉市水体污染防治的关键工程——武汉北湖污水处理厂建设工地一片热火朝天,工人们正在紧张地进行收尾作业,为最后的通水做准备。
这座污水处理厂将承担大东湖地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工作,破解武汉青山区部分地区生活污水直排入江问题,服务面积约130.35平方公里、248万余人,将使区域内主要排口污染物削减60%以上。
作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污染治理“4+1”工程中排第一位的工程,城镇污水处理是沿江省市落实长江大保护的应有之义。中铁上海局市政公司总经理邓永驰说,2016年以来,公司在长江沿线承揽了32项水务环保工程,参建了湖北、上海、江苏、重庆、四川等近10个长江经济带省市的水环境治理工程,企业营业收入连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
作为长江干线流经里程最长的省份,湖北近年来大力建设城乡污水处理设施,把水污染防治作为“牛鼻子”,推进长江大保护。湖北省襄阳市东津污水处理厂2019年底建成通水,不仅东津新区的污水得到有效处理,襄阳市汉江以北片区的城市污水也可分流到这里处理,有利于保护长江最大支流汉江的水生态环境。
随着城市东进,东津新区新建了高铁站、医院、学校、市民中心、科技馆等公共建筑和东津世纪城等居民小区,给原有的鱼梁洲污水处理厂带来很大压力。邓永驰介绍说,东津污水处理厂一期占地95亩,设计规模为日处理污水10万吨,远期将达到66万吨。处理后的尾水除用于少量厂内冲洗、浇灌用水外,大部分经淳河排入汉江,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
除了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扩容、提质、增效,湖北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广大乡镇,这些地区人口较为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却十分滞后。湖北省880多个乡镇,超六成位于长江和汉江周边,过去生活污水基本上随手一泼,威胁着长江生态安全。
2017年以来,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先后被列入湖北省“四大补短板工程”“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各地谋划828个污水处理厂与配套管网新建、改造项目,以及69个管网配建项目。目前所有污水处理设施全部投入试运行,处理能力日新增114万吨,达到170万吨,每年将减少6.2亿吨生活污水排放。
“这意味着全省超过六成人口的生活污水将实现统一收集、统一处理。”湖北省住建厅村镇处处长万应荣说,加上各类城市和县城,湖北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已覆盖全部城镇人口。
参与技术设计的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总院科研所副所长吴瑜红介绍,湖北省乡镇所有污水处理厂、管线、管井都实现了坐标定位和目标导航,进水、出水的水量及水质实现了实时在线监测,污水治理的庞大数据被纳入信息化管理,走在全国前列。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鄂州市鄂城区东港镇峒山村,一个日处理能力10吨的生活污水处理站正在运转,村民家中的生活污水通过污水管网集中到这里,处理后的水达到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
“村里11个村民小组,每个组都有一个污水处理站,生活污水处置率已达到90%。”峒山村支部书记陈建军说。
从城市到乡镇,从乡镇到山村,湖北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遍地开花,长江大保护的成果正在显现。湖北省生态环境厅数据显示,2015年到2019年,湖北省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稳定在良好级别;2018年全省179个河流监测断面,水质优良断面比例为89.4%,比2015年提高5.2%。
- >>上一篇:湖北省实现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 >>下一篇:新冠医疗污水污物如何处理?专家解读!
最新文章
- 以学促干,强技赋能——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举办新污染物治理专...
-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开展“传承沂蒙精神·守护绿水青山”主题党日暨...
-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联通支付荣获第十四届公益节202...
- 非遗保护工作“江西经验”在全国会议分享
- 中国渔业协会第五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 华北监督站召开核安全设备四方会谈
- 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推进“冬季行动”
- 首航!三亚邮轮旅游迎来“开门红”
- 省厅赴巴彦县帮扶指导畜禽粪污污染防治工作
- 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征求对最高检工作报告和检察工作的意见...
- “田间课堂”接地气 为湖南辣椒产业集群添助力
- 省生态环境厅举办第43期“周五环保课堂”
- 习近平接见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表彰代表
- 铁基纳米铜材料降解抗生素抗性基因
- 中国共产党生态环境部机关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