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三农”经济如何抓
发布时间:2020-02-18 来源: 作者:
21世纪以来第17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由新华社受权发布。文件题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
文件确定,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强化举措、狠抓落实,集中力量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两大重点任务,持续抓好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确保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确保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但从全国疫情发展态势看,形势仍然严峻,疫情持续时间尚不可知。中央一号文件落地实施面临诸多挑战与压力,需要整合社会资源,统筹兼顾,抓好任务落实。
(一)抓紧恢复农业生产。民以食为天,保障粮食安全有效供应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应对疫情挑战的重要战略资源。历史经验证明:经济形势越复杂,越要稳住农业、稳住粮食供应。中央一号文件释放出按时春耕、尽快恢复农业生产的政策信号。当前要重点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继续完善种粮补贴、土地托管服务等措施,推动粮食生产提质增效。
(二)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在中美贸易争端和疫情防控的双重不确定因素下,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增长最有效的方法还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分析认为,今年重点是加大农村基础实施建设。对此,《意见》对农村道路交通、供水治污、医疗教育、环境保护、乡村文化建设等方面做出规划指引,当务之急是要快速启动,补上农村基础实施建设短板。农村大批返乡务工人员滞留农村,适时启动乡村基础实施建设,对有效防控疫情蔓延、稳定农民收入具有积极作用。
(三)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农村资源禀赋,加快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在乡村振兴领域的应用,加快建设产粮基地、蔬菜基地、生猪养殖基地、冷链物流基地的规模化运营,开辟农业全产业链、循环发展的现代化增长模式。
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2020年能否交出一份令人民满意的答卷,中央一号文件使命在肩,重在落实。
- >>上一篇:疫情防控期间,人们的“菜篮子”能否得到保障?
- >>下一篇:在疫情防控期间,如何推进厕所革命
最新文章
- 以学促干,强技赋能——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举办新污染物治理专...
-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开展“传承沂蒙精神·守护绿水青山”主题党日暨...
-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联通支付荣获第十四届公益节202...
- 非遗保护工作“江西经验”在全国会议分享
- 中国渔业协会第五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 华北监督站召开核安全设备四方会谈
- 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推进“冬季行动”
- 首航!三亚邮轮旅游迎来“开门红”
- 省厅赴巴彦县帮扶指导畜禽粪污污染防治工作
- 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征求对最高检工作报告和检察工作的意见...
- “田间课堂”接地气 为湖南辣椒产业集群添助力
- 省生态环境厅举办第43期“周五环保课堂”
- 习近平接见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表彰代表
- 铁基纳米铜材料降解抗生素抗性基因
- 中国共产党生态环境部机关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