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暖或致冷血动物寿命缩短
发布时间:2020-02-24 来源: 作者: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一个国际科研团队进行了全面的研究,试图厘清活体脊椎动物预期寿命受何种因素影响。最新发现表明,全球变暖可能会缩短冷血物种(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的预期寿命。
100多年来,科学家使用“生存率”理论解释生物体为何衰老。该理论指出,生物体的新陈代谢速度越快,寿命越短。这解释了为什么青蛙等某些脊椎动物只有数月寿命;而鲸鱼和乌龟等其他脊椎动物却可存活数世纪。但一直未有科学家在全球范围内对所有陆生脊椎动物进行验证,且该理论测试的物种范围有限。
在最新研究中,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和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全球4100多种陆地脊椎动物的数据,以验证流行的“生存率”理论。结果发现,“生存率”不会影响衰老率,否认了此前公认的新陈代谢与寿命之间的联系。而且,研究还发现,冷血生物的衰老速率与高温有关。
这些发现促使科学家们提出另一种假设:环境越热,冷血动物的生活节奏越快,导致衰老速度越快,寿命越短。
研究第一作者、特拉维夫大学的加文·史塔克说:“冷血动物的寿命与环境温度之间的联系可能意味着,它们特别容易受到地球目前正在经历的前所未有的全球变暖的影响。如果环境温度升高会缩短寿命,可能会使这些物种在气候变暖时更容易灭绝。”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提供的数据显示,平均而言,两栖动物是受气候变化威胁最大的群体。全世界估计有10000种蜥蜴、蛇、乌龟、鳄鱼和其它爬行动物,其中近五分之一面临灭绝。(刘霞)
最新文章
- 以学促干,强技赋能——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举办新污染物治理专...
-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开展“传承沂蒙精神·守护绿水青山”主题党日暨...
-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联通支付荣获第十四届公益节202...
- 非遗保护工作“江西经验”在全国会议分享
- 中国渔业协会第五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 华北监督站召开核安全设备四方会谈
- 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推进“冬季行动”
- 首航!三亚邮轮旅游迎来“开门红”
- 省厅赴巴彦县帮扶指导畜禽粪污污染防治工作
- 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征求对最高检工作报告和检察工作的意见...
- “田间课堂”接地气 为湖南辣椒产业集群添助力
- 省生态环境厅举办第43期“周五环保课堂”
- 习近平接见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表彰代表
- 铁基纳米铜材料降解抗生素抗性基因
- 中国共产党生态环境部机关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