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增收不能停步
发布时间:2020-03-09 来源: 作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我国农民收入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及财产性收入。2018年农民人均经营性收入为535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6%,贡献仅次于工资性收入,仍是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渠道。
经营性收入主要来自种植、养殖。让种养有效益、增收入,不仅要种得出、养得好,更要有市场、卖得好。但是,当前不少农产品身价不高,甚至有些品种出现卖难。问题主要出在供需错配、产销脱节。因此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刻不容缓。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增加农民收入。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下足绣花功夫,切实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往深里做、往细里做,提高农业供给质量。这其中就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要紧盯市场。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发展紧缺和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要巩固玉米结构调整成果,适当调减低质低效区水稻种植,加强油料生产,积极发展果菜茶、食用菌、杂粮杂豆、薯类、中药材、特色养殖、林特花卉苗木等。要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立足乡村独有的资源、生态和文化优势,宜粮则粮、宜果则果、宜牧则牧,将乡村的资源禀赋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创响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品牌,推动形成“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乡村产业格局。与此同时,健全特色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强化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商标保护。让特色产业发展转化为农民实打实的增收。
数据表明,去年农村网络销售吸纳2800万农民就业,销售额突破1.3万亿元。以农村电商为代表的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壮大,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公共服务的提升。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卫生、交通、信息、邮政等公共服务设施。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扩大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依托“互联网+”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据统计,目前返乡创业创新人员已达780万人。中央一号文件一方面鼓励外出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城市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新创业,一方面要求完善乡村创新创业支持服务体系,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加快解决用地、信贷等困难,为返乡创业创新人员营造良好的干事环境。
- >>上一篇:农民工村口就能找工作
- >>下一篇:农业农村部会同多部门打通农资进村最后一公里
最新文章
- 以学促干,强技赋能——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举办新污染物治理专...
-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开展“传承沂蒙精神·守护绿水青山”主题党日暨...
-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联通支付荣获第十四届公益节202...
- 非遗保护工作“江西经验”在全国会议分享
- 中国渔业协会第五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 华北监督站召开核安全设备四方会谈
- 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推进“冬季行动”
- 首航!三亚邮轮旅游迎来“开门红”
- 省厅赴巴彦县帮扶指导畜禽粪污污染防治工作
- 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征求对最高检工作报告和检察工作的意见...
- “田间课堂”接地气 为湖南辣椒产业集群添助力
- 省生态环境厅举办第43期“周五环保课堂”
- 习近平接见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表彰代表
- 铁基纳米铜材料降解抗生素抗性基因
- 中国共产党生态环境部机关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