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发布《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镉》(2020年版)及其技术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9 来源: 作者:
原标题:生态环境部发布首个国家生态环境基准《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镉》(2020年版)及其技术报告
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我国首个生态环境基准《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镉》(2020年版)(公告2020年11号)及其技术报告。
生态环境基准是在特定条件和用途下,环境因子(污染物质或有害要素)对人群健康与对生态系统不产生有害效应的最大剂量或水平。生态环境基准研究以环境暴露、毒性效应和风险评估为核心,揭示环境因子对人群健康和生态安全影响的客观规律,研究结果是制修订生态环境质量标准、评估生态环境风险以及进行生态环境管理的科学依据,也是构建国家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的重要基石。从揭示客观规律看,生态环境基准具有普适性,由于自然地理和生态系统构成等方面的差异,也会使这种客观规律呈现一定的地域特殊性,需要各国乃至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研究。
我国生态环境基准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科研积累有限。鉴于镉的淡水水生生物毒性研究较多,基础数据相对充足、能够满足基准制定数据要求,生态环境部决定从研制《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镉》入手,通过实践了解影响生态环境基准制定的关键环节,逐步推动国家环境基准管理体系走向成熟。镉具有高毒性、易解离、易残留等特点,达到一定浓度后会对水生生物及生态系统产生有害影响。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欧洲标准化委员会、美国国家标准学会等)将其纳入水体基本监测指标,也是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4项基本项目之一。
淡水水生生物镉水质基准推导过程中,共纳入1137篇中英文文献和7907条毒性数据库数据,经质量评价后344条数据为可靠数据,涉及65种淡水水生生物,基本代表了我国淡水水生生物区系特征,涵盖了草鱼、鳙鱼等我国淡水水生生物优势种。根据我国地表水水体硬度分布情况,基准推导将水体硬度(以CaCO3计)分为50mg/L、100mg/L、150mg/L、200mg/L、250mg/L、300mg/L、350mg/L、450mg/L八个等级。在对每个物种的急、慢性毒性值进行水体硬度校正后,基于物种敏感度分布法,推导出镉的短期水质基准和长期水质基准,反映现阶段地表水环境中镉对95%的中国淡水水生生物及其生态功能不产生有害效应的最大浓度。
《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镉》(2020年版)及其技术报告由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定,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依据《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制定技术指南》(HJ 8312017)起草。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基准将适时修订和更新。
关于发布国家生态环境基准《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镉》(2020年版)及其技术报告的公告原文链接:
http://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1/202003/t20200303_766970.html
最新文章
- 以学促干,强技赋能——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举办新污染物治理专...
-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开展“传承沂蒙精神·守护绿水青山”主题党日暨...
-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联通支付荣获第十四届公益节202...
- 非遗保护工作“江西经验”在全国会议分享
- 中国渔业协会第五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 华北监督站召开核安全设备四方会谈
- 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推进“冬季行动”
- 首航!三亚邮轮旅游迎来“开门红”
- 省厅赴巴彦县帮扶指导畜禽粪污污染防治工作
- 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征求对最高检工作报告和检察工作的意见...
- “田间课堂”接地气 为湖南辣椒产业集群添助力
- 省生态环境厅举办第43期“周五环保课堂”
- 习近平接见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表彰代表
- 铁基纳米铜材料降解抗生素抗性基因
- 中国共产党生态环境部机关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