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政策的出台,有力促进了农业乡村经济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0-03-18 来源: 作者:
【调研员招聘】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出台并不断巩固、完善和加强支农惠农政策,这些政策的执行效果如何?今后是否会继续坚持下去?
十六大以来,中央实施城乡统筹发展的方略和“多予少取放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方针,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政策,初步形成了新时期农业乡村发展的政策体系,中央多次强调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这些政策的出台,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乡村经济的发展,也是农业乡村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首要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支持农业乡村发展的政策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2004年开始连续出台了四个指导农业乡村工作的中央1号文件。2004年【三农法制调研中心】的中央1号文件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题,抓住了“三农”工作的核心问题;2005年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题,抓住了发展乡村生产力的关键问题;2006年以扎实推进新乡村建设为主题,抓住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问题;2007年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题,抓住了新乡村建设的首要问题。这些重大的政策和措施,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利益、促进乡村和谐的目标和取向,重点突出、导向明确、操作性强、受益面大。

二是实施了“四减免”、“四补贴”等支农惠农政策。我国先后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农业特产税、牧业税、农业税和屠宰税,切实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从2006年起,与乡村税费改革前的1999年相比,全国农民每年减轻负担1200多亿元。2004年以来,国家还先后出台粮食直补、综合直补,扩大粮种补贴范围和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的粮食直补等农业各项【调研员招聘】补贴总额达到526亿元。同时,中央财政实际用于“三农”的各项支出逐年增加,今年中央财政预算用于“三农”的各项支出达到3917亿元,比2006年增加了520亿元,增长了15.3%。
三是加大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的投入。国家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各类项目进展顺利。比如,大规模建设户用沼气池、乡村公路和乡村电网改造,解决乡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对乡村义务阶段教育实现“两免一补”,推进乡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建立乡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这些政策是加强农业、繁荣乡村、富裕农民的重大举措,深受农民的欢迎。中央多次强调,要保持支农惠农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并且不断地加以巩固、完善和加强。
- >>上一篇:三农这么火,找到方向才能行!
- >>下一篇:祖国70华诞——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最新文章
- 以学促干,强技赋能——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举办新污染物治理专...
-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开展“传承沂蒙精神·守护绿水青山”主题党日暨...
-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联通支付荣获第十四届公益节202...
- 非遗保护工作“江西经验”在全国会议分享
- 中国渔业协会第五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 华北监督站召开核安全设备四方会谈
- 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推进“冬季行动”
- 首航!三亚邮轮旅游迎来“开门红”
- 省厅赴巴彦县帮扶指导畜禽粪污污染防治工作
- 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征求对最高检工作报告和检察工作的意见...
- “田间课堂”接地气 为湖南辣椒产业集群添助力
- 省生态环境厅举办第43期“周五环保课堂”
- 习近平接见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表彰代表
- 铁基纳米铜材料降解抗生素抗性基因
- 中国共产党生态环境部机关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