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持续高温强辐射天气影响 四川盆地出现今年首次区域性臭氧污染
发布时间:2020-05-09 来源: 作者:
记者7日从成都市生态环境局获悉,4月25日开始,受持续高温强辐射天气影响,四川盆地出现臭氧污染,并在26日逐步形成区域污染,成都平原、川南和川东北区域均出现不同程度污染。截至5月6日,成都市共出现连续9天污染,受弱冷空气影响,成都本轮污染过程于5月7日结束。
本轮污染过程是全省今年以来首次持续时间较长的区域性臭氧污染过程,具有污染持续时间长、范围广、程度较重和大气氧化性强、臭氧和颗粒物复合型污染突出两个典型特征。区域性高温强辐射天气是重要客观原因,本地污染物排放量持续增大是主观因素。
据介绍,在客观原因方面,四川盆地也出现了今年以来首轮持续时间较长的高温天气过程,大部分城市日最高气温都在30℃以上,成都市在5月3日发布了今年以来首个高温橙色预警,日最高气温超过35℃,属历史最早高温。在高温、强辐射、低湿度的气象条件下,非常有利于光化学反应生成,导致臭氧浓度快速升高;随着复工复产逐步向稳产满产转变,社会活动水平加速恢复,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增大。
在主观因素方面,随着复工复产逐步向稳产满产转变,社会活动水平加速恢复,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增大。本次污染过程期间,大气科研重点实验室观测到,夜间至凌晨时段,多次出现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挥发性有机物浓度出现不同程度的同步升高,峰值浓度分别达到125μg/m?、162μg/m?和254μg/m?,尤其是挥发性有机物中低碳烷烃以及苯系物等组分上升尤为明显,表明受移动源排放影响突出。
根据成都市生态环境和气象部门联合会商结果:5月7日成都市受弱冷空气影响,并伴有降温和降水,本轮污染过程结束;8日降水有所减弱,风速降低;9日以阵雨转多云天气为主,预计5月7-9日成都市空气质量均为优或良。
- >>上一篇:河北推进六大行业超低排放治理改善空气质量
- >>下一篇:海南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通过验收
最新文章
- 以学促干,强技赋能——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举办新污染物治理专...
-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开展“传承沂蒙精神·守护绿水青山”主题党日暨...
-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联通支付荣获第十四届公益节202...
- 非遗保护工作“江西经验”在全国会议分享
- 中国渔业协会第五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 华北监督站召开核安全设备四方会谈
- 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推进“冬季行动”
- 首航!三亚邮轮旅游迎来“开门红”
- 省厅赴巴彦县帮扶指导畜禽粪污污染防治工作
- 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征求对最高检工作报告和检察工作的意见...
- “田间课堂”接地气 为湖南辣椒产业集群添助力
- 省生态环境厅举办第43期“周五环保课堂”
- 习近平接见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表彰代表
- 铁基纳米铜材料降解抗生素抗性基因
- 中国共产党生态环境部机关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