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少年闰土》中的猹么?时隔20多年,野生的它首次被红外相机发现
发布时间:2020-05-20 来源: 作者: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向好,我们也逐步回到了之前的生活节奏,微博热搜也开始被娱乐圈八卦疯狂占据。四个月后两周,各类八卦应接不暇,有网友笑称自己“像极了在瓜田里乱窜的猹”。而说到猹,我总会想到鲁迅先生在《少年闰土》中写下的场景:“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他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鲁迅虽没有真正见到过猹的模样,但是他依旧能凭借其干练的文笔为我们生动描述了他儿时玩伴章运水说的“偷瓜贼”。这个在瓜田上蹿下跳、皮毛油亮的小家伙到底什么样,从读过先生的文章开始我就盼望着能亲眼见到。不过在课文中对于猹的描述解释为这是鲁迅先生自造的字。上世纪20年代的时候,有人特地问过先生“猹”是什么,鲁迅说在绍兴的乡下读作“查”,推测下来应该是獾类动物。于是现代汉语词典中便将“猹”解释为“野兽,像獾,喜欢吃西瓜”。
但是对于猹的探究依旧没有人停止过,獾类动物多种多样,结合绍兴本地的气候和文中对这种动物皮毛和习性的描述,专家多推测为狗獾,外形似狐而胖,尾较短,体色棕灰,四肢和脑腹黑色,多在沙地、山边或田野穴居,专吃瓜果等。
2020年5月,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外公布一段珍贵的视频。2019年的9月27日和10月16日,红外摄像机两次拍到了“猹兄”出外觅食的场景。这也是时隔20多年,分在浙江的3000多台野外红外相机首次拍到野生狗獾影像,该影像的珍贵程度不言而喻。

影像中的“猹兄”确如少年闰土口中的那般皮毛油亮光滑,虽然厚重的毛发看起来显胖,但是视频中其行动也颇为伶俐。在安吉县公布的影像中,这只野生狗獾正在如小狗一般东闻西闻寻找食物,不过几秒钟后就快速地钻进了树丛之中。据悉,狗獾一般在夜间或黄昏的时候活动,发现他们颇有难度。此次能够近距离拍下影响得益于野生动物调查的利器——红外相机和不辞辛苦的调查人员。
此前,由于在浙江已有20多年从未在野外记录过,因此中国科学院和原环境保护部在2015版的《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中将其列为近危(NT)物种,目前在我国南方各省它的分布范围严重萎缩,数量下降迅速,曾一度十分不乐观。因此这次能够拍到野生狗獾觅食,说明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正在逐步显现,逐步扩大的栖息地和逐步改善的生态环境,让越来越多的野生小精灵开始复归山林。
目前,我国已出台《关于禁止野生动物交易的公告》,这部最严禁令在进一步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同时,助力我国环保工作登上新的台阶。每一条生命都有尊严,每一条生命都值得被理解和尊重,爱是理解、保护与奉献。
全国诚招 “环保调研员”,主要从事环保法制宣传、环保课题调研活动、环保项目政策反馈等,有意者可直接在官网下载相关资料(下载地址:http://hbfzhc.org.cn/plus/list.php?tid=105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四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205室,
邮编:100810 电话:010-56021785
微信公众号:环保舆情信息中心 (huanbaoyq)
- >>上一篇:“悬崖村”搬家了
- >>下一篇: 以信息化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最新文章
- 以学促干,强技赋能——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举办新污染物治理专...
-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开展“传承沂蒙精神·守护绿水青山”主题党日暨...
-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联通支付荣获第十四届公益节202...
- 非遗保护工作“江西经验”在全国会议分享
- 中国渔业协会第五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 华北监督站召开核安全设备四方会谈
- 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推进“冬季行动”
- 首航!三亚邮轮旅游迎来“开门红”
- 省厅赴巴彦县帮扶指导畜禽粪污污染防治工作
- 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征求对最高检工作报告和检察工作的意见...
- “田间课堂”接地气 为湖南辣椒产业集群添助力
- 省生态环境厅举办第43期“周五环保课堂”
- 习近平接见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表彰代表
- 铁基纳米铜材料降解抗生素抗性基因
- 中国共产党生态环境部机关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