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8年 农村学生营养状况获得改善
发布时间:2020-05-20 来源: 本网 作者:佚名
在慷慨激昂的《少年中国说》里面有这样的一句话,“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而在我国农村,农村里孩子体质弱,因为家里的青壮年基本上都出去打工了,村里只留下了老人和孩子,有得老人体弱多病,要靠孩子照顾,这些孩子一边上学一边照顾老人,所以有的学生就造成营养不良、生长迟缓、贫血等问题,有的地区为了解决这种情况,开展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甘肃省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2012年3月,甘肃省在58个连片特困县启动“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免费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餐。2013年,甘肃省政府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列为为民办实事教育项目,实现了全省86个县(区)全覆盖。2019年甘肃省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达到10453所,受益学生156.7万余人。
据了解,为了解和评价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对试点地区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的影响,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监测分为常规监测县和重点监测县。全省86个县区均为常规监测县,康乐县、武山县、通渭县、庄浪县为重点监测县。常规监测县主要采取随机抽样方式,抽取15%的小学和初中学校,每年收集有关学校食堂供餐模式、学生出勤等情况,监测学生身高和体重、肺活量等体格发育指标。重点监测县从小学和初中各抽取2至3所学校,监测指标在常规监测指标的基础上,增加学生行为和健康、学生体育成绩等的调查问卷,以及全血血红蛋白、血清维生素A和维生素D等营养状况生化指标进行监测,通过分析对比来评价甘肃省“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效果。
甘肃省“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8年以来,该省农村义务教育地区学生身高、体重均呈增高趋势;学生营养不良率、生长迟缓率、贫血率呈下降趋势,学生营养状况有所改善;学生一日三餐的食用比例提高,出勤率升高,缺课率下降。
- >>上一篇:北京:加快农村危房改造
- >>下一篇:农村这几类人惹不起、躲不开
最新文章
- 以学促干,强技赋能——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举办新污染物治理专...
-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开展“传承沂蒙精神·守护绿水青山”主题党日暨...
-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联通支付荣获第十四届公益节202...
- 非遗保护工作“江西经验”在全国会议分享
- 中国渔业协会第五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 华北监督站召开核安全设备四方会谈
- 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推进“冬季行动”
- 首航!三亚邮轮旅游迎来“开门红”
- 省厅赴巴彦县帮扶指导畜禽粪污污染防治工作
- 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征求对最高检工作报告和检察工作的意见...
- “田间课堂”接地气 为湖南辣椒产业集群添助力
- 省生态环境厅举办第43期“周五环保课堂”
- 习近平接见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表彰代表
- 铁基纳米铜材料降解抗生素抗性基因
- 中国共产党生态环境部机关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