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海城区蚂蟥沟黑臭水体整治不力
发布时间:2023-06-03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2023年5月,自治区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北海市发现,北海市海城区蚂蟥沟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推进缓慢,截污截流治理不力,蚂蟥沟黑臭水体问题依然突出。国家对黑臭水体整治推进多年,而蚂蟥沟区域黑臭水体和一墙之隔的红坎污水处理厂“共生”,与北海市美丽滨海旅游城市形象极不协调。
蚂蟥沟黑臭水体与红坎污水处理厂“一墙之隔”(左为2023年2月暗访时拍摄,右为2023年5月督察时拍摄)
一、基本情况
蚂蟥沟区域位于北海市的西北角,处于主城区地势最低洼地区,由四块区域组成,总面积约490亩,因周边市政管网雨污分流不到位,常年有大量雨水、污水汇入,形成多处黑臭水塘,恶臭四溢。2018年、2021年两次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期间群众反复投诉蚂蟥沟水环境问题。北海市虽采取一定整治措施,但整治效果不明显,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此次督察发现蚂蟥沟区域积存水体为重度黑臭。
蚂蟥沟黑臭水体场景(2023年2月暗访时拍摄)
二、主要问题
(一)市政污水管网短板明显。
蚂蟥沟区域周边市政排水管网建设不完善,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严重滞后,北部湾西路与昆明路交汇处雨污合流,雨天大量雨水、污水排入蚂蟥沟低洼处,形成多处黑臭水体。同时,红坎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能力为20万吨,正常日均处理量约18万吨,由于管网雨污分流设施不完善,当来水水量超过红坎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时,只能任由污水溢流,加剧了蚂蟥沟污水积存。
蚂蟥沟区域雨污混排(2023年5月督察时拍摄)
(二)城中村生活污水直排。
蚂蟥沟区域内红坎村、独树根村和北港宿舍区常住居民1万多人,生活污水产生量约2000吨/日,村内虽有明渠暗沟,但部分污水未纳入城市管网收集。同时,上述区域存在近百个家庭作坊式海产品分销打包和加工点,海产品加工废水和生活污水经沟渠汇集、地表漫流、渗流排入蚂蟥沟。
蚂蟥沟区域附近污水沟(2023年5月督察时拍摄)
(三)蚂蟥沟整治工作进展缓慢。
北海市相关部门对整治工作重视不够,推进不力。2019年计划投资17992.29万元的北海市蚂蟥沟流域(成都路至港池)雨污分流及排洪防潮工程项目,目前仅完成部分外围管网建设投资2100万元,项目推进缓慢,严重滞后。同年,北海市投入约3000万元,采取抽排清淤、铺设草皮等措施进行整治,治标不治本。2022年7月被自治区通报后,虽采取抽排污水的应急措施,但黑臭水体全面整治工作没有实质性进展。经查,2022年7月蚂蟥沟积存污水氨氮浓度为10.8毫克/升,属于轻度黑臭水体。此次督察在蚂蟥沟区域6个点位开展水质采样,监测结果显示,氨氮浓度值最低为16.2毫克/升,最高为38.0毫克/升,均属重度黑臭水体。
三、原因分析
北海市对解决蚂蟥沟水环境问题的紧迫性认识不足,对蚂蟥沟区域的市政污水管网存在的问题没有下真功夫解决,整治工作推进担当不够。北海市市政管理局、北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海城区政府等有关部门(单位)工作协同性不够,主动作为不够,履职不到位,习惯于修修补补,甚至将蚂蟥沟视为便于污水收集、转泵的“应急池”“中转站”,虽采取抽排污水方式治理,但未加快推进和完善污水收集管网、雨污分流的治本之策,蚂蟥沟黑臭水体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督察组将进一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并按要求做好后续督察工作。
原文链接:http://sthjt.gxzf.gov.cn/gxhd/hygq/t1649919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文章
- 以学促干,强技赋能——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举办新污染物治理专...
-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开展“传承沂蒙精神·守护绿水青山”主题党日暨...
-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联通支付荣获第十四届公益节202...
- 非遗保护工作“江西经验”在全国会议分享
- 中国渔业协会第五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 华北监督站召开核安全设备四方会谈
- 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推进“冬季行动”
- 首航!三亚邮轮旅游迎来“开门红”
- 省厅赴巴彦县帮扶指导畜禽粪污污染防治工作
- 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征求对最高检工作报告和检察工作的意见...
- “田间课堂”接地气 为湖南辣椒产业集群添助力
- 省生态环境厅举办第43期“周五环保课堂”
- 习近平接见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表彰代表
- 铁基纳米铜材料降解抗生素抗性基因
- 中国共产党生态环境部机关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