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在陕西引起热烈反响
发布时间:2024-09-18 来源: 陕西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9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在陕西引起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持续完善黄河流域生态大保护大协同格局,齐心协力唱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2019年以来,黄河流域(陕西段)整体水质从良好提升为优,黄河干流连续两年保持Ⅱ类水质。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副处长王若燕说:“习近平总书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的肯定让我们备受鼓舞。我们将牢记使命、埋头苦干、久久为功,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重要支流和重点湖库治理,推动构建上下游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助力持续完善黄河流域生态大保护大协同格局,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防灾减灾体系,全力保障黄河安澜。“我们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实施的重大机遇,立足我省水情实际,加快陕西水网建设步伐,全面推进河湖生态保护修复,持续深化水利改革,全力提升黄河流域水安全保障能力。”省水利厅规划计划处处长杨军严表示,“同时,我们将进一步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着力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加快推进东庄水利枢纽、王瑶水库扩容等防洪拦沙骨干控制性工程建设,科学调水调沙。坚持干支流统防统治,持续开展渭河、北洛河、泾河、延河等重要河流系统治理,筑牢安全防线。紧紧抓住水沙调节这个‘牛鼻子’,纵深推动黄土高原淤地(拦沙)坝建设、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有效减少入黄泥沙,推动我省绿色版图持续向北推进。加快健全现代化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有力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全力保障黄河安澜。”
“近年来,全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及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大保护作为关键任务,持续深入打好荒漠化综合防治和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全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徐田江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本次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总结工作经验、梳理问题短板,谋深谋实水土流失治理、污染防治、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发展方式全面绿色转型等重点工作,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党委书记马忠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护弘扬黄河文化,传承好历史文脉和民族根脉。陕西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丰富的文化遗存和多彩的民俗文化,为讲好黄河文化故事提供了有力依托。在媒体融合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我们要用好用活媒介系统,打造全媒体矩阵,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提升黄河文化数字化传播力,建设黄河文化数字化保护体系,打造非遗数字化开放共享平台,让黄河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利用制度,提高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榆林市水利部门要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国家水网建设规划,重点围绕榆林水利高质量发展意见及水网建设、水土保持等规划,形成重大项目清单,争取更多项目列入国家规划盘子;全力争取国家政策资金支持,为着力推进水资源合理配置、建立涉水价格体系、用水权市场化交易等改革任务落实,有效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节约集约安全高效利用作出贡献。”榆林市水利局副局长王宏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发展方式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我们将以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指引,树牢绿色发展理念,扎实推进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渭南市大荔县林业局局长刘海燕说,“大荔县是黄河流域农业大县,冬枣产业是最具特色、最具优势的富民支柱产业。近年来,大荔县把做强冬枣产业作为提升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有力抓手,按照‘科技引领、园区承载、全链升级、联农带农、绿色发展’的思路,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依托,持续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生产链条绿色化,着力打造以冬枣产业为龙头的百亿级高附加值特色设施农业,走出了一条全产业链、全价值链赋能增效的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稳步增进民生福祉。如何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结合发展实际,延安市延川县贾家坪镇党委书记马国勇表示:“近年来,贾家坪镇致力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传承乡村文化,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下一步,我们将依托光热、土地、古村落等资源,按照‘工业突破、农业提档、三产提速’的思路,持续做大做强光伏、风电、储能等新能源产业,做好以延伸产业链为牵引的果、菜、桑、畜等‘土特产’文章,推动以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为牵引的农文旅融合,全力建设‘零碳小镇’、旱作高效农业示范镇和民宿康养基地,打造绿色经济强镇。”
(记者 刘印 杨晓梅 吕扬 马腾 耿杨洋 郝颖)
原文链接:http://sthjt.shaanxi.gov.cn/html/hbt/dynamic/zhongs/183450475157038284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文章
- 以学促干,强技赋能——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举办新污染物治理专...
-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开展“传承沂蒙精神·守护绿水青山”主题党日暨...
-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联通支付荣获第十四届公益节202...
- 非遗保护工作“江西经验”在全国会议分享
- 中国渔业协会第五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 华北监督站召开核安全设备四方会谈
- 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推进“冬季行动”
- 首航!三亚邮轮旅游迎来“开门红”
- 省厅赴巴彦县帮扶指导畜禽粪污污染防治工作
- 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征求对最高检工作报告和检察工作的意见...
- “田间课堂”接地气 为湖南辣椒产业集群添助力
- 省生态环境厅举办第43期“周五环保课堂”
- 习近平接见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表彰代表
- 铁基纳米铜材料降解抗生素抗性基因
- 中国共产党生态环境部机关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