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臭还“香”垃圾中转站蝶变“城市驿站”
发布时间:2024-10-18 来源: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 作者:佚名
传统的垃圾中转站异味重、噪音大,对附近居民影响大。但若没有垃圾中转站,垃圾四处堆放,小区将脏乱不堪。如何才能两全其美,成为难事儿。重庆市沙坪坝区积极响应民生关切,在重庆市财政局的专业指导和资金支持下,从“会呼吸,能净化”着手,对全区的垃圾中转站进行提档升级,让垃圾中转站蝶变成为“城市驿站”,改善环境的同时收获点赞,成为一大亮点。
秋风送爽,行走在沙坪坝区站西路固废物资转运站外,几乎闻不到垃圾散发的臭味。“变化太大了,以前都是捂着鼻子赶紧走。”家住附近小区的居民李女士告诉记者,站西路周边有公园、有学校,现在散步不再闻臭味了。
“重点改造站西路固废物资转运站臭气处理,采用先进的臭气处理工艺,通过增设负压抽风、离子除臭、超声波雾化等设备,将原有组织排放臭气浓度(无量纲)320降低至75,远低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有效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沙坪坝区城市管理局环卫科科长李州扬向记者介绍,该转运站占地约1600平方米,收运的几乎是沙坪坝区核心区内的生活垃圾,设计日转运能力200吨,实际日转运量约190吨,在改造的同时,还以重庆市传统建筑屋顶为立面造型基础,并提取重庆历史建筑样式中的青砖质地和石材肌理,形成垃圾转运站独特风格,更好地构筑好生活化环卫配套设施,美化社区环境。
离站西路不远的烈士墓公交站旁,一栋两层楼高的“劳动者港湾”成为户外工作者和附近居民临时的落脚处,桌椅整洁,空调、冰箱、微波炉等样样齐全。
“其实这里以前也是垃圾收集站。”李州扬向记者表示,该站距离居民区更近,垃圾暂存时产生的异味让市民难以接受,通过评估后,他们决定对该站点进行取消,同时改造提升站西路固废物资转运站的收运能力进行弥补。
在沙坪坝区,像这样垃圾收集站改为“劳动者港湾”“城市驿站”的一共还有3座,不仅没有了臭味,更为户外工作者和周边居民提供了便利,成为了“香饽饽”。
据了解,得益于重庆市财政局的专项资金支持和引领,近年来,重庆市财政局安排资金3000万元,专项用于中心城区垃圾中转站升级改造,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其中沙坪坝区将专项资金600万元用到实处,累计完成了19座生活垃圾转运站点改造,同时,沙坪坝区多渠道筹措中央资金1000万元用于筹备第二批次垃圾转运站改造,更新转运模式,助力美丽重庆建设。
原文链接:https://sthjj.cq.gov.cn/zwgk_249/xwfb_67131/202410/t20241016_1371134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习近平致中国红十字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信
- >>下一篇:重庆建立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制度
最新文章
- 以学促干,强技赋能——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举办新污染物治理专...
-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开展“传承沂蒙精神·守护绿水青山”主题党日暨...
-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联通支付荣获第十四届公益节202...
- 非遗保护工作“江西经验”在全国会议分享
- 中国渔业协会第五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 华北监督站召开核安全设备四方会谈
- 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推进“冬季行动”
- 首航!三亚邮轮旅游迎来“开门红”
- 省厅赴巴彦县帮扶指导畜禽粪污污染防治工作
- 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征求对最高检工作报告和检察工作的意见...
- “田间课堂”接地气 为湖南辣椒产业集群添助力
- 省生态环境厅举办第43期“周五环保课堂”
- 习近平接见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表彰代表
- 铁基纳米铜材料降解抗生素抗性基因
- 中国共产党生态环境部机关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