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生态环境局昌邑分局 “三源”共治 扎实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发布时间:2024-10-18 来源: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为深入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潍坊市生态环境局昌邑分局聚焦工业源、扬尘源、移动源大气污染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推进空气质量再上新台阶。2024年前三季度,昌邑市优良天数206天,同比增加9天,潍坊市第1。
一、紧盯重点行业企业,深化工业源整治
昌邑市辖2个省级化工园区,产业结构整体偏重,石油化工、盐及盐化工、机械制造、纺织印染等传统产业占整个工业的比重接近90%,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较大。潍坊市生态环境局昌邑分局从日常监管、重污染天气应对、减排工程建设和帮扶指导等节点入手,全面减少污染物排放。
一是科技赋能,加大日常监管力度。投资400余万元购置走航监测车辆,结合卫星遥感、无人机监控等科技手段,构建“空天地一体化”全方位监测体系,综合运用红外热成像仪、FID、微风风速仪等便携式装备,精准锁定目标点位,重点打击治污设施运行不正常和污染物超标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1-9月份,累计开展走航监测5919公里,发现并解决问题45个,立案查处9起,罚款93.5万,全部对外公示,形成“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整治一域”的效果。
二是差异管控,全力应对污染天气。精准制定减排方案,围绕396家涉气企业,对照上级规范要求,科学划定应急减排比例,聘请三方团队逐家企业核对生产设施、治污设施实际情况,对环保水平高的企业不限产或少限产、环保水平低的企业多限产直至停产,确保应急减排措施制定精准、高效,以差异化管控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今年来,共启动应急减排1次,396家企业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全部通过上级审核,上传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平台。
三是突出重点,大力实施工程减排。组织中国环科院、南京大学等专家和30余家重点行业企业环保负责同志召开座谈8次,讨论、学习相关行业规范性文件和部、省、市相关指导性意见,梳理高效、节约的污染防治技术加以推广,鼓励企业新建项目时配套高效治污设施,同时对已有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截至目前,今年年初污染防治攻坚战确定的7项大气污染减排工程已全部完工。
二、聚焦重点领域区域,深化面源整治
昌邑市南北狭长,纵深77公里,各类建筑工地、村庄、农田等点多面广,面源污染监管难度较大。潍坊市生态环境局昌邑分局借助市环委会构架,将30余家单位,10个镇街区、691个行政村(社区)网格员全部纳入管理,切实打通面源污染整治的“最后一公里”。
一是统筹协调,抓好各类工地扬尘污染管控。联合住建、城管等部门,对市区在建的34处建筑工地进行督导检查,确保“六个百分百”要求落实到位。对城区主次干道路面、路沿石、护栏严格落实“5扫5洒1冲”机械化“洗脸”作业,全面降低道路负荷积尘。
二是积极配合,推动清洁取暖改造取得实效。配合住建部门划定清洁取暖优先改造区域,累计完成3万余户清洁取暖改造,典型做法被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并输出至省内烟台、济宁等地以及山西、河北等10余个省份,预计每年取暖季减少燃煤3万吨,减排颗粒物300吨、二氧化硫112吨、氮氧化物33吨。
三是传导压力,全面落实秸秆禁烧管理要求。制定《昌邑市秸秆禁烧检查方案》,10个镇街区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安排部署相关工作,市级层面成立5个督导组,开展巡查,充分压实691个网格监管职责。投资1200余万元,建设68套高空瞭望监控设施,实现24小时专人盯靠监控,确保“全域禁烧”工作要求落到实处。
四是建章立制,出台烟花爆竹禁燃禁放规定。划定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区域,联合公安及属地政府强化重点时段、重点区域的巡查管控力度,确保禁燃禁放要求落实到位。同时,从源头进行管控,会同应急管理部门严厉打击无证销售烟花爆竹的现象,控制销售牌照发放,确保到年底完成批发量和常设零售点数量压减50%以上的任务。
三、围绕重点污染环节,深化移动源整治
据统计,昌邑市目前共有交通运输企业128家,登记柴油货车4696辆,非道路移动机械近3000台,加油站68处,尾气污染成为制约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的关键因素。潍坊市生态环境局昌邑分局坚持系统思维,开展“车、机、油、企”全链条治理,织密移动源大气污染“防治网”。
一是双管齐下,推动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工作走深走实。一方面,提高柴油货车集中停放地监督检测和路检路查抽测频次,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另一方面,按照上级要求,牵头成立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全市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非营运柴油货车淘汰工作。前三季度,共抽检柴油货车340辆,处罚10辆,淘汰柴油货车91辆。
二是摸清底数,确保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要求落到实处。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登记各类机械2927台,安装定位装置2119台。淘汰、升级国一及以下非道机械62台,发放补贴资金24.9万元。划定“高排放机械禁用区域”,结合登记和定位成果,开展施工工地进出场报备,严查使用未编码机械、冒黑烟机械和排放超标机械等违法行为。
三是科技赋能,不断加大成品油销售企业监管力度。持续开展“自流黑”(无手续自备油罐、非法流动加油车、黑加油站点)整治行动;协调商务部门组织辖区内加油站开展夏季夜间卸油作业,对全市50家加油站开展全覆盖式现场检查,确保油气污染防治措施落实到位。截至目前,监督抽测61家次,发现问题5个。
四是源头管控,切实提升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数据质量。结合正在开展的“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第三方机构专项整治行动”对全市10家机动车检测机构逐一现场检查,随机调取历史检测影像,严厉打击监测报告弄虚作假等环境违法行为,倒逼不合格车辆规范维修。1-9月,共对检测机构开展检查32次,对发现问题的4条检测线做停线处理。
原文链接:http://sthj.shandong.gov.cn/dtxx/dsdt/202410/t20241014_476443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文章
- 以学促干,强技赋能——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举办新污染物治理专...
-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开展“传承沂蒙精神·守护绿水青山”主题党日暨...
-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联通支付荣获第十四届公益节202...
- 非遗保护工作“江西经验”在全国会议分享
- 中国渔业协会第五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 华北监督站召开核安全设备四方会谈
- 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推进“冬季行动”
- 首航!三亚邮轮旅游迎来“开门红”
- 省厅赴巴彦县帮扶指导畜禽粪污污染防治工作
- 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征求对最高检工作报告和检察工作的意见...
- “田间课堂”接地气 为湖南辣椒产业集群添助力
- 省生态环境厅举办第43期“周五环保课堂”
- 习近平接见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表彰代表
- 铁基纳米铜材料降解抗生素抗性基因
- 中国共产党生态环境部机关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