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绽笑颜——白山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4-10-18 来源: 吉林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秋日的白山天高云淡,层林尽染,水光山色,交相辉映,漫步浑江江畔,环境清幽、风景秀丽,江水悠悠流淌,波光粼粼,成群的鸟儿或展翅翱翔,或悠然戏水,展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
抬头看到“天空蓝”,俯首可见“碧水清”,放眼满是“生态绿”……,绿色已成为白山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良好生态环境已成为白山人民高品质生活的标配。
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份,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优良水体比例保持100%,全省11个地区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我市位列第一名。优良天数比例为97.1%,同比增加3.4个百分点,PM2.5浓度均值为23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土壤环境风险有效管控,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保持100%,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今年以来,白山市生态环境系统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全省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攻坚提升“十大行动”和生态环境服务高质量发展“五项举措”要求,坚持以党建引领铸魂生态环保铁军、以协同共治构建“大环保”格局、以生态赋能助力绿色发展为总体要求,围绕建设践行“两山”理念试验区、大力实施“一山两江”品牌战略、着力构建“一体两翼”发展格局、全力推动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以加快推进美丽白山建设为主题,聚焦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服务高质量发展“两条主线”,深入实施“3331”工程,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落实,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以“三个持续巩固”为落脚点,不断擦亮生态底色
持续巩固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按照生态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差”的刚性要求,加强底线思维,强化系统观念,坚持问题导向,推进联防联治,通过科学治污、综合施策、精准发力,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切实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能,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生态优势。
持续巩固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成果。实施生态示范创建“提质扩面”行动,按照生态环境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市、县)建设指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管理规程》要求,指导浑江区、长白县、临江市按照新规程开展示范创建工作。对获得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命名的市本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命名的抚松县,组织开展了复核前期准备工作。
持续巩固服务高质量发展水平。加大项目谋划推进力度,最大限度向上争取专项资金支持,精准服务重大项目建设,推动项目尽快落地达效,优化执法方式,提升执法效能。全系统共争取环保专项资金10214.09万元,支持项目12个;新谋划项目24个,其中《吉林鼎运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焦炉烟气及挥发性有机物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和《江源区湾沟镇污水处理一期工程项目》通过省级专家评审。高度重视松花江旅游、老梁山冰雪运动中心和凯盛集团光伏玻璃等重大项目建设,积极争取省生态环境厅给以技术帮扶,在环评审批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方面强化服务保障,全力助推项目建设。全面落实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对纳入正面清单的74家企业,分类推行非现场执法监管,切实发挥生态环境守法企业正面激励和示范引领作用。
以“三个强力推动”为着力点,加快建设美丽白山
强力推动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印发《白山市贯彻落实第二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整改方案》,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质效提升”行动,采取专项督查、明察暗访、“回头看”等方式,跟踪督办整改工作,确保问题整改长效长治。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37项整改任务,已完成整改33项;交办信访案件189件,全部办结。第二轮省级督察整改任务29项,已完成整改9项;交办信访案件146件,已办结145件。对第二轮省级督察移交问题线索,市纪委监委进行核查,共问责15人。组织开展了第二轮省级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交办信访案件办理情况复核工作,针对发现的问题,督促责任单位限期整改,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巩固提升整改成果。
强力推动污染防治攻坚。实施PM2.5 和臭氧“双控双减”、秸秆全域禁烧、水环境质量巩固提升、农村环境整治提速等行动,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以细颗粒物控制为主攻方向,强化燃煤、移动源、大气面源污染治理,让“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成为常态。持续强化秸秆禁烧管控,我市未发生违规焚烧秸秆火点,是今年春季全省唯一未被省生态环境厅通报火点的地级市,获得省政府奖补资金400余万元。稳步实施大型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大力推动清洁取暖项目建设。路检路查车辆700余台,为1905台非道路移动机械发放了环保标识,严格机动车检验机构、维修销售企业和油品生产经营企业管理,全面加强“油、路、车”污染治理。开展扬尘污染问题整治,发现堆场苫盖不及时、苫盖不规范等问题11个,已全部完成整改。修订了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完善了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实施企业绩效分级管理,开展臭氧污染防治行动,建立了挥发性有机物重点排放单位名录。推进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减排,减少因臭氧超标导致的污染天数。
以推进城镇污水管网改造和城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为重点,统筹推进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打造白山“一方好水”靓丽名片。靖宇县完成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抚松县正在推进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十四五”期间,全市计划改造雨污合流管网34.1公里,已完成28.36公里。开展入河排污口再排查再整治,排查整治污水直排口7个,全市1321个排口基本完成规范化建设。临江市完成第二批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浑江区完成第二批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和第二批农村分散式饮用水水源保护范围划定工作。开展曲家营水源地问题整治,整改问题9个,查处在水源保护区内垂钓案件8起。推动浑江区红土崖镇(红一村、红新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综合示范项目投入运行,改善了人居环境,受益村2个、受益人口2902人。
以有效防范土壤污染风险为抓手,持续强化土壤污染防治、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印发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实施方案,全面落实安全利用与严格管控措施,以农用地周边涉镉等重金属行业企业、矿山企业为重点,开展“一方净土”专项检查,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清单,跟踪督促企业落实整改措施,巩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水平。完成受污染耕地污染成因调查,动态建立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督促指导土壤重点监管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做好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和自行监测工作。完成变更为“一住两公”重点建设用地评审及备案项目26个,保障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制定了《突发土壤污染事件应急预案》,进一步增强了应急防范和处置能力。加强地下水重点污染源、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双源”管理,推进“双源”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组织临江市、靖宇县开展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补给区、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工作。新谋划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提升改造项目5个(涉及行政村55个),总投资2.4亿元,完成33 个村治理(管控)任务,年底将新增完成 62 个村治理(管控)任务并健全年度农村环境整治底账,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可达到 52%以上。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专项整治,推动建立市、县、乡(镇)、村四级畜禽养殖污染网格化监管体系。
以不断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为目标,强化生态保护与修复管理,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安全格局。开展“绿盾2024”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行动,统筹推进问题整改,分类推进历史遗留问题销号工作,共排查核实问题2334个,完成整改2331个,问题整改完成率为99.8%。组织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内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改,完善监督联动机制,核查点位27个,严格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总投资29.67亿元的鸭绿江源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项目和总投资5.18亿元的江源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正在建设,力争年内完成70%的建设任务。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万里绿水长廊工程等,森林覆盖率高达84.6%,居全国地级市之首,自然湿地有效保护率达到 50%,野生动植物有效保护率达到 95%以上。
强力推动美丽白山建设。启动《美丽白山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编制工作。坚持要素统筹和城乡融合,一体开展“美丽系列”建设工作,统筹推进美丽城市、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河湖等“美丽细胞”工程建设,组织抚松县黄家崴子村申报了美丽吉林建设典型案例。成功举办六五环境日省级主场活动,赢得了与会领导、参会代表的一致赞誉。积极配合省委宣传部组织的中省直媒体到我市进行“生态吉林东部行”集中主题采访活动,大力宣传我市生态环境治理成效和“两山”转化成果,扩大了白山的对外影响力。
以“三个重点突破”为切入点,着力补齐短板弱项
生态环境执法监测要有所突破。开展春季清河、秸秆禁烧、夏季攻势、守卫清澈河(湖)水、守卫“一方净土等专项行动,全市立案9起。强化生态环境领域信访工作, 妥善处理了373件(市本级90件)信访案件,群众满意度不断全升。市政府印发文件,明确了餐饮油烟、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监管部门及职责。查处露天烧烤污染问题32余起,督导9家餐饮业完成油烟整治工作全面落实新《噪声法》,加强“两考”期间噪声污染监管,强化噪声综合整治。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组织各地各相关部门筛查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线索15条,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6起。完成三道沟辐射自动站站房搬迁工作,正在推进噪声功能区自动站点建设。强化“全员、全年、全过程”练兵,开展“执法案卷质量提升年”活动,推进执法监管制度机制建设,提升全市生态环境执法监测队伍素质和依法行政水平。
绿色低碳行动要有所突破。扎实开展多层次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创新政策措施,优化治理路线,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度有效提升。完成 “三线一单”成果动态更新,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筑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底线。强化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组织白山热电、琦祥纸业按时进行碳排放信息公开,及时完成月信息化存证工作。建立了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名录,组织重点企业按时上报了2023年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筛选、确定年度清洁生产审核重点企业名单,组织2户企业正在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组织开展了六五环境日、生物多样性日、全国低碳日、生态日等主题宣传活动,持续深化环保设施开放活动,引导社会公众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动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全域“无废城市”建设要有所突破。推荐2家单位参评省级“无废细胞”建设,其中靖宇县花园口镇花园村参评“无废乡村”,施慧达药业集团(吉林)有限公司参评“无废工厂”。完成年度危险废物规范化考核评估工作,考核企业109户,发现问题30余项,已全部完成整改。推动白山市皓茂建材有限公司尾矿综合利用项目投产,年新增处理选矿废石能力40万吨。将洁康医废处置公司医废处置项目纳入循环经济静脉产业园,投资5000万元,处理工艺由干法处置升级为高温蒸煮处置并投入运行。开展医疗废物集中整治专项行动,规范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的收集、暂存、处置行为,进一步提高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
以“守住一条底线”为关键点,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强化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市县两级修订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加强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修编和备案。加强应急值守和应急能力建设,组织板石矿业公司、东圣焦化公司、浑江油库开展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提高了应急处置能力。
严密防控环境风险。开展辐射和尾矿库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安全送贮闲置放射源1枚,完成23座尾矿库污染隐患排查治理。在汛期和节假日、重大活动等敏感时段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强化化工园区、工业集聚区及重点行业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压实企业环境安全主体责任,坚决防范和遏制突发环境事件发生。
持续推进“南阳实践”。完善重点河流应急响应方案,完成了红土崖河、板石河、珠子河、浑江的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一河一策一图”。与通化市签订了《浑江流域环境安全联动合作协议》和《跨区域流域水环境执法联动协议》,提高了流域监管执法水平。
金山银山,美丽白山。新征程上,白山市生态环境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生态环境厅的部署要求,以建设践行“两山”理念试验区为统领,健全美丽白山建设实施体系和推进落实机制,加快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探索创新“两山”转化路径,不断擦亮生态底色,厚植生态优势,奋力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原文链接:http://sthjt.jl.gov.cn/ywdt/ssdt/dfdt/202410/t20241015_330919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文章
- 以学促干,强技赋能——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举办新污染物治理专...
-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开展“传承沂蒙精神·守护绿水青山”主题党日暨...
-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联通支付荣获第十四届公益节202...
- 非遗保护工作“江西经验”在全国会议分享
- 中国渔业协会第五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 华北监督站召开核安全设备四方会谈
- 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推进“冬季行动”
- 首航!三亚邮轮旅游迎来“开门红”
- 省厅赴巴彦县帮扶指导畜禽粪污污染防治工作
- 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征求对最高检工作报告和检察工作的意见...
- “田间课堂”接地气 为湖南辣椒产业集群添助力
- 省生态环境厅举办第43期“周五环保课堂”
- 习近平接见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表彰代表
- 铁基纳米铜材料降解抗生素抗性基因
- 中国共产党生态环境部机关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