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李沧扎实练好非现场执法“真把式”
发布时间:2024-11-01 来源: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赵雁华 周洋
无人机、FID、激光雷达……这些以往听上去“高大上”的科技执法装备,如今已成为山东省青岛市生态环境局李沧分局执法人员熟练运用的“真把式”。
今年以来,李沧分局因地制宜,努力练就3项技能,着力构建具有辖区特色的非现场执法体系,有效提升了执法效能。
练好精准溯源技能
提高污染分析水平
秋冬季是大气污染防治关键时期,按照往年习惯,李沧分局通常会使用“人海战术”对辖区内涉气企业开展全覆盖现场检查,不仅耗费人力物力,还会产生“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导致工作效率十分低下。
今年秋冬大气污染防控期间,一辆白色环境分析车经常在辖区监管重点区域缓缓行驶。这辆车看似平常,却内有乾坤。因为车上搭载了具有最新溯源技术的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这种仪器针对不同排放源的质谱特征,可对每一个气溶胶粒子进行实时来源识别,达到小时级别分辨率。随着一个个污染物峰值的逐步呈现,分析人员可以对不同类型的污染物(如工业、燃煤、扬尘、尾气、餐饮等)进行准确追踪,快速出具污染物溯源分析报告。
为了进一步印证分析数据的准确性,执法人员还结合溯源期间风向风速,会同技术人员开展联合排查,对重点区域周边大气污染源进行现场踏勘,对存在问题的单位进行现场检查,提高问题发现率和整改成效,真正做到了解面上问题、摸清点上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练好装备使用技能
精确打击违法行为
李沧区西侧是青岛的“母亲湾”——胶州湾,巡湾工作尤为重要。以往的巡湾工作大多靠执法人员徒步完成,而今年配置无人机后,之前至少耗时一到两个小时的工作,现在仅需要十几分钟就可以完成。
在一次使用无人机对胶州湾岸线开展巡检的过程中,执法人员发现一个排水口附近水质浑浊、颜色异常,经溯源摸排发现,某企业存在工业废水外排的违法行为。执法人员会同监测人员联动,第一时间锁定了证据,责令企业整改并立案查处。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因其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往往成为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隐形杀手”。李沧分局利用车辆走航,对重点区域进行全面检查。
在一次走航过程中,辖区西北部区域发现高值区,执法人员立刻根据有关情况按图索骥,发现位于瑞金路的某单位从事钢结构防护门生产加工作业时,未按规定使用污染防治设施,废气从门窗处直接排放至外环境。执法人员立即进行了取证、查处,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精准打击。
据了解,目前李沧分局通过相关科技手段开展检查共200余家(次),累计推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80余个。其中,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4件起,罚款约16.17万元。
练好在线监管技能
引导企业守法经营
李沧区是建材企业集中区,企业排污具有瞬时性、多发性的特点。
为加强监管,李沧分局积极筹措专项资金,在全市范围率先组织推动建材企业颗粒物在线监测、用电监管、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工作,对辖区全部建材企业场界(PM2.5、PM10及气象5参数)基础数据以及生产设备、治污设备用电状况、现场管理情况进行实时、无死角监管。一旦出现问题,及时推送信息,将问题扼杀在萌芽中,既做到对企业全方位监管,又最大程度实现“无事不扰”。
李沧分局通过非现场执法,促使企业主动加强管理,落实各项防尘措施,实现从“要我管”向“我要管”的转变。
原文链接:http://sthj.shandong.gov.cn/dtxx/zhbsdxw/202410/t20241029_476714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梁山暖心执法护航企业发展
- >>下一篇:泰安东平以EOD项目推动绿色发展
最新文章
- 以学促干,强技赋能——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举办新污染物治理专...
-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开展“传承沂蒙精神·守护绿水青山”主题党日暨...
-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联通支付荣获第十四届公益节202...
- 非遗保护工作“江西经验”在全国会议分享
- 中国渔业协会第五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 华北监督站召开核安全设备四方会谈
- 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推进“冬季行动”
- 首航!三亚邮轮旅游迎来“开门红”
- 省厅赴巴彦县帮扶指导畜禽粪污污染防治工作
- 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征求对最高检工作报告和检察工作的意见...
- “田间课堂”接地气 为湖南辣椒产业集群添助力
- 省生态环境厅举办第43期“周五环保课堂”
- 习近平接见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表彰代表
- 铁基纳米铜材料降解抗生素抗性基因
- 中国共产党生态环境部机关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