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保护成绩卓著,桂林市入选“自然城市”平台
发布时间:2024-11-01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10月28日,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北京时间10月27日,在哥伦比亚卡利市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六次会议(COP16)第八届全球地方政府和城市峰会宣布,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入选“自然城市”平台,成为广西首个入选“自然城市”平台的城市。
“自然城市”平台是由宜可城—地方可持续发展协会、国际自然保护联合会、大自然保护协会、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国环境署等组织共同推进的合作伙伴倡议框架下建立的线上互动平台,是全球最大的城市和地方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与案例分享平台,提供了丰富的指南、工具和案例研究,可助力城市重新检视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共生共荣。
广西是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生物多样性丰富度居全国第三。近年来,桂林市坚决当好保护桂林山水的“二郎神”,全力把漓江打造成为国内江河综合治理典范和世界级生态保护样板,为世界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桂林经验”。
在桂林漓江沿岸的植物新物种“阳朔风筝果”,在全州天湖国家湿地公园发现的植物新物种“全州樱花”,濒危动物物种种“中华秋沙鸭”连续8年在桂林青狮潭自然保护区越冬,曾一度宣布绝迹的“彩鹮”现身桂林会仙湿地公园,在猫儿山发现了两栖类新物种“桂北琴蛙”,植物新物种“猫儿山香茶菜”和新记录分布物种“红吸盘棱皮树蛙”,而小鲵从发现时的200余条增长到现在的2100多条。
桂林市现有自然保护地32处,其中自然保护区12处,自然公园20处。自然保护地面积62.41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2.45%。据统计,现有维管束植物3120种,陆栖脊椎野生动物638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物115种,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95种。桂林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研究区域之一,完好保存了世界上最具典型特征的原生性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森林植被。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5.04%,城市建成区绿地率43.92%,主要河流和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保持100%。此外,桂林市通过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与植被修复传统工程措施相结合,构建了漓江全流域一体化保护和治理体系,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100%。
原文链接:http://sthjt.gxzf.gov.cn/zwxx/sxdt/t1921085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北海市涠洲岛:“生态立市”战略的“明珠”效应
- >>下一篇:从珍稀植物到湿地生态 桂林奏响自然保护“双重奏”
最新文章
- 以学促干,强技赋能——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举办新污染物治理专...
-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开展“传承沂蒙精神·守护绿水青山”主题党日暨...
-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联通支付荣获第十四届公益节202...
- 非遗保护工作“江西经验”在全国会议分享
- 中国渔业协会第五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 华北监督站召开核安全设备四方会谈
- 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推进“冬季行动”
- 首航!三亚邮轮旅游迎来“开门红”
- 省厅赴巴彦县帮扶指导畜禽粪污污染防治工作
- 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征求对最高检工作报告和检察工作的意见...
- “田间课堂”接地气 为湖南辣椒产业集群添助力
- 省生态环境厅举办第43期“周五环保课堂”
- 习近平接见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表彰代表
- 铁基纳米铜材料降解抗生素抗性基因
- 中国共产党生态环境部机关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