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为功 绘就生物多样美美与共的桂林画卷
发布时间:2024-11-08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桂林市近日入选“自然城市”平台,成为广西首个入选该平台的城市。这座闻名世界的山水之城,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有哪些突出成效,又如何持续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桂林画卷?日前,本台记者深入桂林,深度探访。
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漓江之源,森林覆盖率98.02%,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研究区域之一。随着生态保护不断强化,目前,保护区已知野生植物249科986属2484种,野生脊椎动物有34目155科491种。值得一提的是,猫儿山小鲵从发现时200多条增长到现在2100多条。
深秋时节,在被誉为“漓江之肾”的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花木繁茂。多年前,这里曾因缺乏保护,湿地面积不断减少。2011年,桂林投资7628万元,开展退塘(耕)还湿、有害生物防治及清理等工作。2023年起实施的《桂林市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规定》,更让湿地保护有法可依。如今,湿地公园国家二级以上保护动物从19种增至31种,维管束植物从316种增至639种。今年4月,这里还发现了曾被宣布在我国绝迹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彩鹮。
在漓江风景名胜区,1210张游览排筏实现电能驱动让游客畅享“游览自由”,江水清澈、鸟儿纷飞,让游客忍不住拿起相机拍下美景。为还原漓江山水一体的自然景色,桂林市不遗余力采取措施,打出关停两岸采石场、在流域划定禁养区、建设污水处理设施、迁建改造杆塔线缆等一系列组合拳。
漓江支流桃花江曾因局部河床淤积阻塞、沿岸植被遭破坏等问题,影响漓江水质环境。2021年,桃花江黄塘村至龙头村段生态修复工程开工,修复受损岸线21处、生态码头20座。在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广西桂林漓江站,工作人员持续实时记录漓江生生物监测数据。
桂林市把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重中之重,阳朔风筝果、全州樱花、桂北琴蛙……野生动植物新物种频频被发现。目前,桂林有自然保护地32处,其中自然保护区12处、自然公园20处。现有维管束植物3120种,陆栖脊椎野生动物638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物115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20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95种。
原文链接:http://sthjt.gxzf.gov.cn/zwxx/sxdt/t1926412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珠海】珠海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卢晓波:全面推进美丽中国生态典范城市建设
- >>下一篇: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桂林画卷
最新文章
- 以学促干,强技赋能——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举办新污染物治理专...
-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开展“传承沂蒙精神·守护绿水青山”主题党日暨...
-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联通支付荣获第十四届公益节202...
- 非遗保护工作“江西经验”在全国会议分享
- 中国渔业协会第五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 华北监督站召开核安全设备四方会谈
- 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推进“冬季行动”
- 首航!三亚邮轮旅游迎来“开门红”
- 省厅赴巴彦县帮扶指导畜禽粪污污染防治工作
- 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征求对最高检工作报告和检察工作的意见...
- “田间课堂”接地气 为湖南辣椒产业集群添助力
- 省生态环境厅举办第43期“周五环保课堂”
- 习近平接见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表彰代表
- 铁基纳米铜材料降解抗生素抗性基因
- 中国共产党生态环境部机关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