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矿山蝶变城市公园
发布时间:2024-11-12 来源: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2022年10月1日,俯瞰南京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邵丹 摄
南京汤山矿坑公园位于南京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汤山南麓,紧邻江宁汤山方山国家地质公园,是集自然生态保护、地质科普教育、休闲旅游度假等优势于一体的高质量市民公园。
上图:2018年9月5日,航拍建设中的江宁汤山温泉生态休闲公园。下图:2019年10月1日,汤山矿坑公园开放全新“打卡”项目攒子涧瀑布。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邵丹 摄
南京汤山矿坑公园前身为江宁区汤山龙泉、建军、建设等采石场,总占地面积约600亩。1972年至2002年间,先后有六家村镇企业在此露天开采石灰石,经过约20年开采,形成一字排开的5个采石宕口,高度从约30米到110米不等。2004年采石场关闭。
长期开山采石及石料就地加工,对山体、植被及水体造成巨大破坏和污染。运输石料的大型车辆频繁出入,造成附近道路破碎不堪,也给居民出行带来极大安全隐患。
汤山矿坑公园总体规划设计图。徐冠英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为解决废弃矿山生态环境问题,进一步拓展城市户外休闲空间,2017年,南京江宁汤山旅游度假区启动南京汤山矿坑公园的规划设计和生态修复工作。修复项目按照先消险后治理的顺序,整合规划、建筑、景观、亮化等设计方案,对矿坑进行生态修复和城市功能拓展,旨在打造集科普教育、休闲度假、温泉娱乐为一体,以山为幕的特色矿坑体验公园。
2018年12月7日,第十届汤山温泉文化旅游季在汤山矿坑公园开幕,矿坑公园正式亮相。通讯员 钱雪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邵丹 摄
汤山矿坑公园生态修复建设坚持绿色、生态的首要原则,在生态修复和配套设施建设中,以精细“手术”的方式设计施工,确保生态优先。以提高山体稳定性为主,进行精细化修复,未对山体做大面积修整。考虑到露天采矿是汤山发展的历史记忆、汤山区域缺乏户外运动及活动空间等,汤山矿坑公园生态修复改变以往简单复绿的方式,采取“消险+公园”的模式,开辟出一条独具匠心的创新型生态修复之路。建设矿坑公园,既保留高陡山壁,留住矿山记忆,进行科普教育,又能充分修复并利用废弃地资源,提供户外活动空间,丰富休闲旅游内容。
2019年5月25日,“汤山温泉杯” 2019年全国健身瑜伽公开赛(江苏汤山站)在世界温泉小镇南京汤山矿坑公园隆重开幕。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邵丹 摄
2020年4月25日,游客在南京江宁汤山矿坑公园三叠湖上划着皮划艇,享受大自然美景。通讯员 段传龙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邵丹 摄
2020年10月8日,南京汤山矿坑公园大片粉黛乱子草吸引不少市民前来观赏。徐福庚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对于长期的工业活动导致的水质状况相对恶劣,尤其是地表径流重金属含量超标问题,通过进行源头、路径及末端三个环节管理,建设宕口底部湖体、生态草沟、雨水花园和人工湿地以及生态滞留池等设施,在美化景观的同时,构建起较为完整的水源涵养、水体自然净化和对极端暴雨的弹性管控的系统,净化后的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
2021年4月16日晚,汤山矿坑公园大凹剧场,全球首部矿坑崖壁光雕实景灯光秀——《大地》震撼上演、美轮美奂。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邵丹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在修复中采用土壤清运和地形重塑的方式,清运渣土15万立方米,土石方挖填12万立方米,有效改善了土壤环境。此外,还采取入侵物种管控、强化本地物种和珍稀物种保育三项措施,搭建“本杰士堆”,使得动植物的栖息环境得到了系统性改善,旨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平衡关系。
2022年7月2日,江宁汤山矿坑公园举办星空露营节。活动现场,矿坑公园内的崖壁上演《大地》灯光秀,后备箱市集、星空帐篷、篝火音乐节等活动,演绎“月光下的精彩”。冯芃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南京汤山矿坑公园以采石场现状地形地貌为基础,深耕历史人文与矿坑文化,再造了湿地、草甸、湖区等景观元素,恢复矿山生态系统和景观风貌。同时,植入科教娱乐、温泉体验及亲子活动等商业配套内容,形成“以山为幕”的特色矿坑体验公园,展示汤山发展的历史文化,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公共场所,成为著名的网红打卡地。
2022年10月1日,南京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启动首届“矿坑公园·秋野游园会”。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邵丹 摄
汤山矿坑公园作为开放式公园,对矿坑公园项目进行品牌建设,开发“小TANG圆”亲子品牌、“TANG有礼”文创品牌、“TANG咖啡”休闲空间,还引入更多具有休闲旅游要素的项目进入矿坑,如热气球、卡丁车、滑翔伞等活动,确保矿坑公园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星空餐厅。阮忠 摄 汤山度假区供图
矿野拾趣乐园。阮忠 摄 汤山度假区供图
除此之外,旧砖窑厂改造成的书店、锈钢板搭建的盘旋而上的天空廊道、弯曲锈钢管形状的路灯、岩石状的地灯、标刻汤山历史特殊年份的时光隧道、《大地》题材的山幕电影、石笼博物馆、地质文化交流中心(星空餐厅)、民俗文化交流中心(云几茶舍)和各种文创产品等,无一不体现了矿坑特有的文化魅力。
矿坑公园一片翠绿。方飞 摄 汤山度假区供图
原文链接:http://sthjt.jiangsu.gov.cn/art/2024/11/12/art_84025_1141684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江苏:“秸”尽所能,捡回“另一半农业”
- >>下一篇:图说|长三角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预报(2024年11月12日—18日)
最新文章
- 以学促干,强技赋能——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举办新污染物治理专...
-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开展“传承沂蒙精神·守护绿水青山”主题党日暨...
-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联通支付荣获第十四届公益节202...
- 非遗保护工作“江西经验”在全国会议分享
- 中国渔业协会第五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 华北监督站召开核安全设备四方会谈
- 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推进“冬季行动”
- 首航!三亚邮轮旅游迎来“开门红”
- 省厅赴巴彦县帮扶指导畜禽粪污污染防治工作
- 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征求对最高检工作报告和检察工作的意见...
- “田间课堂”接地气 为湖南辣椒产业集群添助力
- 省生态环境厅举办第43期“周五环保课堂”
- 习近平接见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表彰代表
- 铁基纳米铜材料降解抗生素抗性基因
- 中国共产党生态环境部机关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