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保政务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环保时评 > 正文

安丘市以生态环境“微改革”助力污染防治取得“大成效”

发布时间:2024-12-10     来源: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今年以来,潍坊市生态环境局安丘分局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积极回应市场主体诉求,以生态环境“微改革”,助力污染防治取得“大成效”。

  一是创新“环评瘦身”审批模式,加速项目投产达效。在项目准入上,创新实施空间、总量、项目“三位一体”许可模式,建立省市县重点项目“三本台账”,在环评编制阶段提前介入,指导选址、协调解决环评问题,对总量指标优先对接、优先保障、优先确认,打造项目落户“生态环境绿波带”。在项目审批上,创新实施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两评衔接”、环评审批与排污许可“两证合一”、“打捆审批”等6种“环评瘦身”模式,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实现材料减少70%、审批提速80%以上,为每家企业减少编制费用几千元至上万元。在项目落户上,创新实施“环保秘书”入企活动,推行“一项目一目录、一企业一秘书”服务模式,实现建设项目事前、事中、事后全生命周期服务,解决企业“不会治污”“治不好污”问题。今年已办理环评审批120个、备案登记194个、排污许可50个、总量确认110家,提供服务600余次;全市总投资433亿元的54个重点突破项目,已帮办手续32家,投资额度达到年度计划的112%。

  二是创新“环境医院”服务模式,提升污染防治成效。坚持“通力协作、优势互补”的核心理念,为政府机构、产业园区及企业等三大类客户提供“测”“诊”“疗”“养”全套“一站式”综合服务。在大气方面,谋划政府投资279.8万元,开展城市细颗粒物与臭氧“双减双控”项目,现已激光雷达扫描扬尘问题205个、走航监测57次,发现站点周边污染源244个。同时,对全市729家涉气企业逐一修订“一厂一策”,并协助创建绩效引领性企业3家,2024年至今3家绩效引领性企业,因重污染天气过程不停限产反向创收8000余万元,远大于初期绩效评级环保投入。在水方面,创设“秀水诊所”工作专班,围绕全市34个监测点位、43家重点排水单位、50个排污口,全域推行“查测溯析治”机制和“达标余量”算法,建立三级防控体系,累计清理隐患1.3万多个。今年以来,围绕三大类服务客户,强化“北方环境医院”模式输出,谋划推动污染治理项目13个,现场帮扶企业2234家、解决问题1347个,环境质量改善关键指标高居潍坊市前列。

  三是创新“无感执法”柔性模式,护航企业绿色发展。坚持“无事不扰、有呼必应”执法原则,落实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易纳则纳、应纳尽纳,对清单内企业免于现场执法。并引导企业创建绩效引领性企业,实现重污染天气过程“免打扰”。今年,新纳入正面清单企业6家,动态调整18家,开展清洁生产9家。突出“柔性执法、首违不罚”执法理念,充分利用智慧环保监管模式。整合8个在线监控系统、7万余条数据,辅以走航监测、无人机巡查、雷达扫描等手段,探索出“分析数据找线索,盯住视频找规律,数据视频相印证”的非现场监管新模式,并明确20种首违不罚情形、3种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情形。对于一级告警仅企业自查自纠;二级告警企业主动申报,否则介入执法,实现守法企业无事不扰、违法企业利剑高悬。今年已开展非现场执法检查3400余次,入企检查1316家、整改问题483个,立案处罚60件,其中免罚2件。

  


原文链接:http://sthj.shandong.gov.cn/dtxx/dsdt/202412/t20241204_477534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政务信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