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生态环境局安丘分局找准切口夯实支点助力乡村生态振兴
发布时间:2024-12-10 来源: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潍坊市生态环境局安丘分局立足职能优势,以农村环境整治为切口,以污染防治攻坚为支点,以产业生态化为战略,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助力乡村生态振兴提档升级。
一是找准农村治理切口,改善人居环境。整县域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因地制宜谋划治理方案,先后投资1.5亿元完成454个行政村的治理任务。常态化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排查疑似坑塘255处。强化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秸秆综合利用三项国家试点,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100%,有机肥施用面积达到70万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获评“秸秆产业化模式县”。实行城乡环卫一体化,由原来的产废单位自行将固废运至堆放点,转变为上门收运,通过采取每日定期巡回清运和一对一紧急清运的模式,全部拉运至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置。目前,安丘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一期工程)已建成,日处理垃圾800吨,其中,日焚烧历史填埋垃圾200吨、新收运垃圾600吨,年发电量超过一亿度。
二是夯实污染防治支点,厚植生态底色。制发《安丘市2024年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签订《安丘市2024年度生态环保重点工作任务责任书》,部署生态文明建设十大专项行动,坚决完成11项约束性指标。深化污染物减排,投入4.1亿元新增污水处理能力9万吨/年,减排化学需氧量2610吨、氨氮268吨;投资1.5亿元实施牟山水库水源地入库河流、浯河、史角河生态修复水质改善工程,生态修复面积96.4万平方,年削减主要污染物约1600吨。加快绿色低碳试点,对照32个评价指标,探索近零碳发展典型模式和关键路径,争创全省第一批近零碳城市,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近零碳发展“安丘经验”。目前,32项指标任务已完成21项,完成率达65.625%。今年以来,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91、PM2.5、PM10等关键指标均实现同比改善;全市重点河流水质指数、改善率居潍坊市第2位、第1位。
三是构建产业提升体系,推进价值转化。构建生态工业体系。探索生态与经济融合发展新模式,推进EOD项目实施,围绕7个方面包装项目入库,撬动“生态+金融”信贷1.2亿元支持环保守信企业,通过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确保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构建生态服务业体系。始终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全力提升“全域旅游示范区”生态经济价值,完成51处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培育文旅融合生态农场80家,优质农产品基地品牌价值突破216亿元,把绿水青山“凉”资源变为文旅融合“热”经济。
原文链接:http://sthj.shandong.gov.cn/dtxx/dsdt/202412/t20241204_477534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文章
- 以学促干,强技赋能——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举办新污染物治理专...
-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开展“传承沂蒙精神·守护绿水青山”主题党日暨...
-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联通支付荣获第十四届公益节202...
- 非遗保护工作“江西经验”在全国会议分享
- 中国渔业协会第五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 华北监督站召开核安全设备四方会谈
- 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推进“冬季行动”
- 首航!三亚邮轮旅游迎来“开门红”
- 省厅赴巴彦县帮扶指导畜禽粪污污染防治工作
- 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征求对最高检工作报告和检察工作的意见...
- “田间课堂”接地气 为湖南辣椒产业集群添助力
- 省生态环境厅举办第43期“周五环保课堂”
- 习近平接见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表彰代表
- 铁基纳米铜材料降解抗生素抗性基因
- 中国共产党生态环境部机关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