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环保政务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环保资讯 > 正文

济南加快构建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发布时间:2024-12-18     来源: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近年来,济南市持续加大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河流断面等点位的监测力度,推进监测监控信息数据共享,实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确保饮用水安全。图为济南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之一——卧虎山水库。

  ◆王伟 孟媛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山东省济南市生态环境局锚定美丽泉城建设目标,持续推进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现代化,更好发挥生态环境监测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的支撑、引领和服务作用,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全面提升监测能力,深入实施科技赋能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积极创新管理体系,全方位、多措施提升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立“标准统一、流程统一、管理统一”的“一总多分”市级多场所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济南市生态环境监控中心12个区(县)分中心监测能力实现全覆盖,累计取得水和废水、环境空气和废气、噪声、生物、油气回收、土壤和水系沉积物等6个领域653个监测分析方法的监测资质,实现区(县)级监测机构土壤监测能力“零”的突破。历下、市中等6个区(县)分中心10个项次通过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能力验证考核。济南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书连续3年获评优秀等次。市生态环境监控中心天桥分中心宋长江获第三届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污染源监测组三等奖。

  为有效监测和控制颗粒物污染,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强化科技赋能,组建全国首个“颗粒物光量子雷达监测网络”,用于城市扬尘监测、大气污染源定位、外来污染传输示踪探测。

  光量子雷达只需要5分钟—8分钟就可以绘制一张360度“大气污染地图”,快速的“抓捕”能力可以把突发污染源产生、飘动、消逝过程分析得非常清楚,也可以迅速掌握较大范围内颗粒物的排放变化。监管人员通过手机查看雷达绘制的“污染地图”可实现污染源快速溯源,及时到现场控源抑尘,形成“监测—推送—处置—核查—反馈”闭环工作机制,有效提高了监管效能。目前,济南市共布设15台光量子雷达,实现主城区全覆盖,实现颗粒物监测“由点到面”的扩展。

  打造水生态监测网,探索温室气体监测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积极探索水生态监测体系建设,申报了“小清河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估”科研专项,运用MiSeq 高通量测序技术,首次建立流域水生生物类群DNA条形码库,完成水环境与水生态关系研究,探索建立本地化水生态评价方法,形成小清河水生生物名录、图谱库、生物标本库,留存下宝贵的生物档案。

  启动黄河流域重点河流湖库水生态调查监测,范围涵盖黄河干流及6条支流、1条黄河伴行河流和4个重点湖库,共调查33个点位。调查组充分运用资料收集、现场踏勘、环境质量和生物采样分析、遥感监测等手段,结合以往河湖水生态调查工作经验,对河湖物理形态、水环境质量(含沉积物等)、水生生物、鱼类、水生植物、环境DNA、鸟类等项目进行深入调查监测,调查到凤头潜鸭、夜鹭等60余种鸟类,发现鰕虎、黄颡、黄黝、罗非、鳑鲏等近20种鱼类,为济南市乃至山东省的生态质量改善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奠定了坚实基础。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探索开展城市碳监测评估综合试点工作,建成以高精度监测为核心,同时综合利用卫星遥感、地基遥感、无人机、走航等技术手段的温室气体“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为碳监测评估业务化奠定基础。

  通过开展大气主要温室气体浓度与通量的“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编制“自下而上”高时空分辨率温室气体清单,开展生态系统碳汇、碳储量调查与监测,探索“自上而下”的碳排放量反演方法,济南市初步建立起“天空地”一体化温室气体监测与评估技术体系,形成综合试点城市碳监测评估技术指南,服务支撑城市碳排放量核算校验,科学评估城市碳减排工作成效及降碳增汇潜力。同时,济南市积极搭建温室气体数据综合分析系统,并接入智慧生态黄河平台,将温室气体监测纳入“天地一体、水陆统筹”的感知监测网络,具备温室气体监测数据展示、汇总统计、对比分析等功能,为“双碳”工作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发挥自动监控优势,精准服务污染防治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充分发挥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科技优势、数据优势,推动构建互联网+非现场监管模式,精准服务环境污染防治工作。

  建好网络平台,维护数据安全。在全市567家重点排污企业安装在线监测设备1232套,建成了固定污染源监测网络,形成强有力的排污监管体系。开展全市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控业务实训,增强自动监控技术人员业务水平,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管好在线设备,提升数据质量。开展自动监控现场规范性核查工作,每周一次通报问题清单,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提高自动监控设施运维水平。创建济南市污染源“问题管家”智慧整改销号平台,构建“部门监管—问题整改—评估销号”全流程监管机制,实现污染源闭环管理,提高问题整改效率。

  用好在线数据,提供数据支撑。充分利用在线监控平台,定期开展污染物排放量、排放浓度以及污染源日均值、小时值超标情况统计分析,编发污染源在线监测分析月报11期。强化重污染天气应急技术保障,每日第一时间向区(县)分局推送在线监控企业减排量、减排率等情况,筛选应停未停等异常线索,编发《废气污染源在线监测快报》63期,为落实应急管控措施、督促重点排污企业减排提供数据支撑。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将继续以监测数据“真、准、全、快、新”为目标,加快推进本地监测能力现代化进程,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支撑保障。

  


原文链接:http://sthj.shandong.gov.cn/dtxx/zhbsdxw/202412/t20241212_477757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政务信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