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生态环境局高密分局“优”无止境再发力 厚植“绿色”发展势能
发布时间:2024-12-25 来源: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今年以来,潍坊市生态环境局高密分局立足工作实际,坚持审批“网上办”和“不见面”,执法人员“免打扰、慎处罚”,监测“非现场”、监管“信息化”,对正面清单企业“无打扰”管理,对符合条件的轻微违法行为免予处罚,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再发力,办事再提速,帮扶再升温,监管再加力,改革再创新。
一、再提速放权赋能,全面优化环评审批服务。
一是简政放权,提升效能。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原则,实行环境影响登记表“不见面”线上登记备案。通过印制《环境影响登记表办理流程明白纸》、借助辖区企业工作交流群、送法入企培训等多种形式,分享扩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登记管理、豁免管理名录。2024年以来,高密分局对辖区内共有的179个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登记并备案。
二是承诺审批,提速减负。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准入条件的各类项目,进一步在简化手续、优化流程、压缩时限等方面下功夫。缩短企业环评审批办理时限,在收到修改完成的环评文件后,1个工作日内进入公示程序,公示期满后,次日出具审批意见。对符合审批正面清单的建设项目,不再进行技术评估和实质性审查,实施告知承诺制审批,释放发展活力。2024年以来,共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6件,报告表81件。
三是打捆审批,简化程序。实行“线上咨询”与“线下服务”相结合,通过两微、政务服务窗口、热线电话、送法入企等途径,加大环评政策宣传,强化环评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准确理解把握环评有关要求。先后走访12家企业,主动上门为重点项目送政策、送服务,宣传“环评打捆审批”等惠企政策,精准帮扶辖区内小微企业办理环评审批业务。2024年来,实现环评审批与排污许可证核发“一体化”办理3家。
二、再加力赋能夯基,以优良生态环境助力营商环境。
一是大气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紧盯PM2.5浓度、优良天数、降尘量等核心指标,强化科技赋能。截至目前,高密市优良天数263天,优良天数全市第1。持续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突出抓好重点区域微环境整治、夏季VOCs管控、扬尘污染治理等工作,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常态化对全市工地和堆场扬尘、道路扬尘、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餐饮油烟、秸秆禁烧、禁燃禁放等开展联防联控巡查。上半年共抽检柴油货车264辆次、非道路移动机械1430辆次,巡查涉气企业70余次。
二是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构建“人巡+机巡”“地巡+空巡”全方位、立体式、不间断污染防控体系,对辖区内6条河流开展河道巡查工作。成立涉水企业专项排查工作领导小组,梳理50家涉水企业作为重点检查对象,对企业污水产生、收集、处理、排放进行全过程排查并有针对性指导企业实施问题整改。规范污水排口设置,清理雨水入口遮挡物和雨水管道、排水渠的淤积物,避免倒灌造成的雨污混流,在雨水进水口、排水口树立“雨水排口禁止排污”的标识牌20余个。
三是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全面实施建设用地准入环境管理,督促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名录内6家企业落实各项法定义务,定期开展用地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切实做好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动态更新地块清单,充分利用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成果和注销、撤销排污许可的信息,考虑行业、生产年限等因素,摸清监管底数,及时将可能存在土壤污染风险的1个关闭搬迁企业地块纳入山东省关闭搬迁企业优先监管地块摸底排查清单,动态掌握地块用途规划。对辖区400余家企业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评估和指导帮扶,督促完成隐患整改。
三、再提升执法效能,全力优化营商软环境。
一是聚焦非现场监管执法,提升生态环境执法科技支撑能力。充分利用VOCs走航、DOAS(差分光学吸收光谱)走航、红外摄像仪排查、臭氧和气溶胶激光雷达扫描等先进科技手段,整治问题60余个;利用无人机、手持式颗粒物检测仪等设备仪器,发现整改工地、道路扬尘问题360个;开展路检路查30余次,抽测尾气350辆,严厉打击黑烟车。
二是实施“差异化”执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全面开展“双随机”执法检查。针对污染源重点、一般、特殊监管类别,合理确定抽查比例、检查频次和检查方式,不断提高执法精准度,最大程度减少对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2024年以来,共开展双随机检查任务213个。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引领作用,形成正向激励效应,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切实护航县域经济企业高质量绿色发展。目前,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内企业26家,动态调整2家,黄标管理62家,蓝标管理11家,检查企业380余家次,对正面清单企业进行差异化监管。
三是聚焦“包容审慎”执法,让执法既有力度也有温度。实施包容审慎执法,对符合从轻处罚的严格按照从轻政策落实,对符合首次被发现且违法情节轻微、自行纠正或者在限期内改正、未造成危害后果等法定适用条件的,依法不予行政处罚或减轻行政处罚。以生态环保柔性执法助推企业绿色发展。2024年以来,依法减轻或免予处罚案件10起,免罚金额13.375万元。
原文链接:http://sthj.shandong.gov.cn/dtxx/dsdt/202412/t20241216_477809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淄博市辐射安全管理系统数据质量核查突出“三个精”
- >>下一篇:锻造生态铁军先锋队伍 全面推进美丽济南建设
最新文章
- 以学促干,强技赋能——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举办新污染物治理专...
-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开展“传承沂蒙精神·守护绿水青山”主题党日暨...
-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联通支付荣获第十四届公益节202...
- 非遗保护工作“江西经验”在全国会议分享
- 中国渔业协会第五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 华北监督站召开核安全设备四方会谈
- 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推进“冬季行动”
- 首航!三亚邮轮旅游迎来“开门红”
- 省厅赴巴彦县帮扶指导畜禽粪污污染防治工作
- 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征求对最高检工作报告和检察工作的意见...
- “田间课堂”接地气 为湖南辣椒产业集群添助力
- 省生态环境厅举办第43期“周五环保课堂”
- 习近平接见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表彰代表
- 铁基纳米铜材料降解抗生素抗性基因
- 中国共产党生态环境部机关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