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脱贫攻坚战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对策
发布时间:2020-02-25 来源: 作者: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新冠肺炎疫情这只“黑天鹅”的出现,对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脱贫攻坚带来的困难和挑战是实实在在的,但我们并不悲观,提出挑战的目的是为了化挑战为机遇,变危机为生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大海横无际涯,动力澎湃,波澜壮阔,其奔腾向前之势绝非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飘风骤雨所能动摇。信心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有着现实发展的坚实支撑,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有强大、有韧性与有活力的经济基础,疫情对农村脱贫攻坚带来的冲击只是短期的、阶段性的。因此,中国政府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打赢新冠病毒肺炎防御阻击战,使中国的经济社会快速恢复正常,实现2020年确定的经济社会各项发展指标,啃下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消除绝对贫困这块硬骨头。
首先,要坚决阻断新冠肺炎疫情向农村地区蔓延。这是保障2020年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只有有效阻断新冠肺炎疫情在农村地区的发生,才能保证农业生产正常恢复、农村产业正常发展、脱贫攻坚有序进行、农民工正常就业、农民收入正常增长。
其次,积极推动农村各项工作复工复产。要在做好农村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推动、组织和督促广大农民抓住季节,适时进行春耕春播春种,恢复农业生产,保证今年的粮食稳产丰产,避免“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春”的情况发生。同时各级政府部门加强统筹规划能力,大力发展农村互联网+,为广大农民工的正常外出务工提供各种支持和帮助。
再次,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加大对农村的财政和金融支持。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目标的顺利实现,必须有政府的财政和金融支持,一方面改善农村的环境公共卫生,加大农村公共卫生设施建设,补齐农村改厕、改水、垃圾处理和危房改造等“短板”,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另一方面通过财政和金融政策的支持,大力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庭院经济,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最后,充分运用惠农、富农、强农的公共政策,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中国是一个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只有农民实现了脱贫、农村实现了小康,中国才称得上真正消除了绝对贫困、全面建成了小康。因此,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政府要以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为契机,出台惠农、富农、强农的公共政策,通过提高农产品价格,支持大农业、家庭农场、小农经济并行发展,改革农村土地制度,鼓励社会资本下乡发展种植、养殖和农村旅游产业,让农民通过土地获得收益,既保证米袋子、菜篮子、肉兜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又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保障农村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 >>上一篇:农村翻建房屋需要这几种手续
- >>下一篇:停工不停“耕”
最新文章
- 以学促干,强技赋能——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举办新污染物治理专...
-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开展“传承沂蒙精神·守护绿水青山”主题党日暨...
-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联通支付荣获第十四届公益节202...
- 非遗保护工作“江西经验”在全国会议分享
- 中国渔业协会第五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 华北监督站召开核安全设备四方会谈
- 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推进“冬季行动”
- 首航!三亚邮轮旅游迎来“开门红”
- 省厅赴巴彦县帮扶指导畜禽粪污污染防治工作
- 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征求对最高检工作报告和检察工作的意见...
- “田间课堂”接地气 为湖南辣椒产业集群添助力
- 省生态环境厅举办第43期“周五环保课堂”
- 习近平接见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表彰代表
- 铁基纳米铜材料降解抗生素抗性基因
- 中国共产党生态环境部机关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