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农业面源污染 共谱生态环境保护“协奏曲”
发布时间:2024-10-25 来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为有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耕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巴里坤县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聚焦县域农用残膜污染问题,采取多项措施及时推进农用残膜回收工作。
一是县政府研究出台农膜回收补助政策。年初鼓励种植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购买符合国家标准的农膜,农膜厚度必须达到0.01mm及以上,规定农膜回收须经持有资质的企业回收,不得随意填埋焚烧,回收率达到85%以上方可享受当年农作物补贴。今年,我县财政积极筹措资金约133.7万元,按照每亩35元的标准进行补助。
二是及早动员部署。按照巴里坤县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要求,县农业农村局于9月10日会同各乡镇、相关部门和残膜回收公司召开残膜回收利用动员部署会,会议要求各乡镇督促辖区种植户积极签订回收协议,目前共签订约6000亩农用残膜的回收协议。
三是明确责任,强化宣传引导。按照“谁使用、谁清理”原则,建立起纵向到底的地膜清理机制,同时深入宣传农膜残留的危害性、农膜回收的必要性和废旧农膜作为可再生资源的回收价值,强化群众环境保护意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农膜回收的社会影响力,引导形成专业力量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工作合力。
四是多方联动,开展集中整治。将人居环境整治与废旧农膜回收工作深度融合,深入动员农牧民群众开展专项治理活动,重点对弃置于田间地头、村庄周围和交通沿线等区域的废旧农膜进行集中清理,农膜回收公司提供集中作业工具,必要时采用机械回收+人工捡拾方式。
据统计,2024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共36.5万亩,其中覆膜面积达4.16万亩,占播种面积的12.6%。县域农用残膜回收工作已于9月20日正式启动,目前已回收残膜土地面积约1500亩,预计11月30日前全面完成县域残膜回收工作。
原文链接:http://sthjt.xinjiang.gov.cn/xjepd/xwzxdsxx/202410/45e2411310e7402aba822eab1ea1bc6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哈密市生态环境局对机动车检测第三方机构开展专项整治
- >>下一篇:哈密市积极开展排污单位自行监测 质量提升专项工作
最新文章
- 以学促干,强技赋能——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举办新污染物治理专...
-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开展“传承沂蒙精神·守护绿水青山”主题党日暨...
-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联通支付荣获第十四届公益节202...
- 非遗保护工作“江西经验”在全国会议分享
- 中国渔业协会第五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 华北监督站召开核安全设备四方会谈
- 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推进“冬季行动”
- 首航!三亚邮轮旅游迎来“开门红”
- 省厅赴巴彦县帮扶指导畜禽粪污污染防治工作
- 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征求对最高检工作报告和检察工作的意见...
- “田间课堂”接地气 为湖南辣椒产业集群添助力
- 省生态环境厅举办第43期“周五环保课堂”
- 习近平接见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表彰代表
- 铁基纳米铜材料降解抗生素抗性基因
- 中国共产党生态环境部机关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