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水体返黑返臭?这几个重点请拿捏
发布时间:2024-12-10 来源: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近年来,在一些地区花大力气治理的河湖中,出现了部分小微水体污染反弹现象。例如,某地一条流经县城腹地的河,曾投入巨资用时5年进行综合治理,一条水体黑臭、群众投诉的热点河,变成了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景观河。但最近这条河上却浮起一团团厚厚的“绿衣”,水体下降时裸露岸沿上留下厚厚的“绿垢”。 已治理好的小微水体为何会污染反弹、返黑返臭? 客观上,这与秋冬季枯水期河湖塘库水位下降、活水断源有关。今年秋冬季多地雨水偏少,我国中部和南方地区降水量较往年同期下降,且气温偏高,为微生物及菌藻类较快生长创造了条件。加之有的水体本就整治成效不稳固、基础设施欠账多,若管控措施不跟进,必然会返黑返臭。 主观上,碧水保卫战已持续多年,一些地方出现疲惫、厌战等思想情绪,工作有所松劲。这种问题抵消了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成果,必须加以重视。 保持治理定力。近年来,不论大江大河还是小微水体,水环境质量有了质的飞跃。在这种情况下,少数地方的少数干部认为已经治理得差不多了,思想上有所放松,一些地方河湖长制甚至已名存实亡。小微水体受纳污染有限且敏感,污染源头多而散,稍有不慎,污染必会反弹,治理工作将前功尽弃,再来治理事倍功半。因此,必须保持治理定力,始终绷紧防治弦,打好持久战、巩固战、长效战。 提升治污成效。这些年,各地紧紧扭住黑臭水体治理这个“牛鼻子”一治到底,取得显著成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普遍增强。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一劳永逸。一方面,群众对水环境质量的期望值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水污染治理水平也需要不断提高。各地要把成绩作为新起点,用高标准度量差距,推动小微水体污染防治工作再提升、成效再提级、水平再提高,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保证治理投入。目前多地财力吃紧,尤其是县、乡(镇)财政普遍紧张,一些地方出现了压减水环境污染治理投入的现象。保障水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需要持续不断投入,有的基础设施本就有欠账,减少投入可能会导致污染反弹。面对现实,地方政府要开拓思路,用好市场机制,保证水环境防治投入。
原文链接:http://sthj.hlj.gov.cn/sthj/c111946/202412/c00_3179116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吉林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应用平台(“三线一单”公众端应用平台)正式上线
- >>下一篇:亮点解读→黑龙江省水污染防治条例
最新文章
- 以学促干,强技赋能——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举办新污染物治理专...
- 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开展“传承沂蒙精神·守护绿水青山”主题党日暨...
-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联通支付荣获第十四届公益节202...
- 非遗保护工作“江西经验”在全国会议分享
- 中国渔业协会第五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 华北监督站召开核安全设备四方会谈
- 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推进“冬季行动”
- 首航!三亚邮轮旅游迎来“开门红”
- 省厅赴巴彦县帮扶指导畜禽粪污污染防治工作
- 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征求对最高检工作报告和检察工作的意见...
- “田间课堂”接地气 为湖南辣椒产业集群添助力
- 省生态环境厅举办第43期“周五环保课堂”
- 习近平接见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表彰代表
- 铁基纳米铜材料降解抗生素抗性基因
- 中国共产党生态环境部机关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